Quantcast
Channel: 慈光揭批基督教原教旨主义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198

[转载]自我意识的迷思

$
0
0
原文地址:自我意识的迷思作者:平凡滴芦苇

在我的世界里一切被感知的事物都是客体,那我的本体在那里?排除掉一切客体,剩下的就是我的本体?但我甚至能感知我的大脑是否在思考,因此连我的思考也是客体,我的本体在哪?在我的身体之外吗?

 

这个问题我一直无法想出答案,这份困惑也是促使我当初进入基督教的原因之一。但基督教也无法给出清晰的答案,只是诉诸神秘主义,称此乃上帝的奥秘,是上帝专门给人类的恩惠,即所谓“上帝向亚当的鼻孔吹的一口气”。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原先的奥秘慢慢褪去神秘的面纱,部分内容已经成为常识。思维的局限越来越少,科学模型越来越多,人对自我意识的猜想也更加丰富和逼真。

 

【以下内容,未经考证,属于猜想和推演的结果,从现象和逻辑层面都非常符合我们的经验。】

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功能上面各有分工,同时大脑处理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左右脑相互协调。大脑接收到特定信息,会优先分配给擅长处理此类问题的A半脑,而B大脑负责监管。A半脑提供解决方案,B半脑就负责对此解决方案进行审批、反思或辅助支持。这就形成了一种我们常见的现象:大脑先提出一个方案,随即就产生另一个声音否定之前的方案。严重时,就好像两个自己互相PK。

 

面临任何一个事情,我们都会听到正反两方面的声音,不同的声音保证我们处理问题尽可能不偏不倚,在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存活下来。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优良技能。

 

当我们探寻本我时,就好像A半脑刚思考“本我……”时,B半脑马上反应“A正在思考”,于是B得出结论:A是客体。正当B下结论时,A意识到“B正在工作”,于是A半脑也得出结论:B是客体。如此循环下去,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自我剖析到大脑的程度,就无法继续往下剖析了。我们找不到本我,就像我们找不到镜子里睡觉的自己。我们想要通过镜子看自己睡觉的样子,当我们看镜子时我们就没有睡觉;当我们睡觉时,就没法看镜子。

 

这样的研究若被证实,不仅解决我们对自我意识的迷惑,而且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将得到飞跃的进步。给机器人安装两个处理器芯片,每个芯片设计出监管的功能,同时设计出算法让两个芯片协调工作。机器人在正反两方面考虑的博弈中,有了选择的权利,而非单纯执行指令。当有了选择,就有了选择错误的可能,把结果反馈给机器人,根据选择的结果输出不同情感数据,机器人就有了情感。将选择经历记录下来,更新机器人的数据库,机器人就有的自我学习的功能。

 

相信机器人与人类的界限会越来越小,将人一生的数据输出到机器人的存储芯片,将人大脑的决策机制、响应机制写入机器人的处理器芯片,人的自我意识就被转移到机器人身上,人就可以永生了。换句话说,人就是数据库万分庞大,决策机制机度复杂的智能机器人。

 

对此,有人欣喜,有人哀愁,有人勃然大怒,你怎么看?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19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