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谈判争取延长停火协议
加沙战事导致近50万人流离失所,这名巴勒斯坦儿童跟随家人在南部拉法赫口岸等候进入埃及。(新华社)
(开罗综合电)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72小时停火协议于新加坡时间今天凌晨5时结束,加沙却在停火结束前最后一天发生爆炸。巴勒斯坦拆弹专家在拆除一枚据称来自以色列的导弹时不幸发生爆炸,导致五人被炸死,其中包括一名意大利记者。
加沙内政部发言人称,爆炸发生在北部城镇拜特拉希耶(Beit Lahiya)地区。当时,拆弹专家正试图拆解一枚以色列导弹,在现场进行拍摄的意大利摄影记者卡米利不幸遭遇爆炸身亡。
昨天,在埃及开罗展开谈判的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代表争取时间,以求达成长久的停火协议,或至少延长这份72小时的协议。巴勒斯坦首席谈判代表艾哈迈德说,谈判“目前处于非常敏感阶段“,并表示希望能在午夜之前达成协议。
据了解,巴方谈判团,包括哈马斯的代表要求以色列解除对加沙长达八年的封锁。但巴勒斯坦官员透露,以色列建议开放六条边境通道的其中两条。与此同时,巴方也拒绝以色列提出要哈马斯及加沙其他激进组织解除武装的要求。
艾哈迈德说:“以色列代表团虽把我们视为一支代表巴勒斯坦的团队进行谈判,但他们最关注的还是哈马斯权力机构的问题。”。艾哈迈德指出;“捍卫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将是我们优先考虑的问题。”
自上月初以巴爆发冲突以来,双方的死亡人数已突破2000人。政治观察家认为,以色列过去一个月在加沙地区展开的军事行动,可能促使国际社会对该国采取制裁措施,进而打击投资者信心。
花旗银行负责中欧、中东和非洲外汇与利率政策的科斯塔告诉路透社:“实际上,在发生加沙武装冲突之前,(以色列)的经济增长已开始放缓,那是因为国内需求减少,以及出口额下跌……企业部门目前急需(经济)刺激配套……这促使国际社会对于到以色列投资持谨慎态度。”
警方:称酒精饮料诱人犯罪 马恐怖组织拟炸皇帽啤酒厂
警方在盘问落网嫌犯时,揭发遭瓦解的武装恐怖分子除了正策划炸弹袭击生产和销售酒精饮品的地方,也将舞厅、夜总会及酒吧等列为袭击目标。
(吉隆坡综合讯)马来西亚警方指出,今年4月警方瓦解的一个回教武装恐怖组织,把雪兰莪州沙亚南的皇帽啤酒厂列为其中一个恐袭目标,理由是酒精饮料诱人犯罪,他们要阻止商家售卖酒精饮料及避免人们饮酒。
马来报章《马来邮报》引述警方及情报单位消息指出,这个恐怖组织和伊斯兰国组织(ISIS)有联系,也计划袭击马国政府大厦及吉隆坡的夜总会、娱乐场所等。
马国警察总部武吉阿曼反恐组首席助理主任阿育汉证实,警方在盘问落网嫌犯时,揭发这些武装恐怖分子正策划炸弹袭击生产和销售酒精饮品的地方,如皇帽啤酒(Carlsberg)厂、舞厅、夜总会及酒吧等。
他指出,该恐怖组织只是在讨论阶段,尚未付诸行动就被警方瓦解。警方在跟进行动中共逮捕了该组织19名成员。他说:“嫌犯也承认,他们首要的攻击目标是政府,以推翻现任政府,让一个完全以回教法为主的政府取而代之。”
另据《星洲日报》报道,马国皇帽啤酒厂管理层相信已接到丹麦哥本哈根总部的通知,指当地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声称,伊斯兰国组织计划向马国皇帽啤酒厂展开恐袭。据悉,马国皇帽啤酒厂管理层周一针对丹麦报章的消息,向雪州警方报案,以防万一。
雪州总警长阿都沙马受询时说,虽然有关情报只是丹麦一份报章的报道,但警方仍十分重视啤酒厂管理层的投报。他说:“警方会展开调查及在啤酒厂一带加强巡逻。该啤酒厂是外国投资者,而确保它的安全是警方的责任。”他指出,警方也已劝告啤酒厂管理层,加强其工厂的保安。此外,马国皇帽啤酒厂发表文告指出,该公司已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确保酒厂的安全。
该啤酒厂14年前曾遭拋掷土制炸弹
据了解,这不是马国皇帽啤酒厂首次受到威胁。2000年7月,该啤酒厂曾遭人拋掷手榴弹及土制炸弹,所幸只造成轻微破坏,没有人在事故中受伤。
马国警方自今年4月28日起,已在全国多个地区,特别是雪隆一带展开反恐行动,逮捕了至少19名年龄介于22岁至55岁的疑似武装分子,警方相信他们和伊斯兰国组织及菲律宾南部武装组织阿布沙耶夫有关。当中有四人已被提控,另有八人因缺乏证据而被释放。马国媒体之前报道,至少有20名马国人到敘利亚及伊拉克参与圣战,由于受到圣战思维影响,他们将死亡视为殉道,有些人还获得家人大力支持。
联合国难民署:伊拉克三万人面对种族灭绝威胁
向来支持马利基的什叶派民兵与军事将领已暗示将支持新总理,但昨天依然有民众上街游行,支持马利基。(路透社)
美国已派遣130人的评估团队前往伊拉克北部,对当地人道主义状况进行评估。法国和德国则分别宣布,将为库尔德人提供武器和非致命性军用装备,协助对抗伊斯兰国组织极端分子。
(巴格达综合电)联合国警告,伊拉克约三万国民仍面对着“潜在的种族灭绝”威胁。美国已派遣130名美军士兵组成的评估团队前往伊拉克北部的辛贾尔地区,对当地人道主义状况进行评估。法国和德国则分别宣布,将为库尔德人提供武器和非致命性军用装备,协助对抗伊斯兰国组织极端分子。
联合国难民署发言人爱德华兹说,目前仍有两万至三万人受困在伊拉克北部辛贾尔山区。联合国少数民族权益专家伊兹萨克担心,他们在“数日甚至数小时内,有面对种族灭绝的危险”。
美军12日晚第六次向遭伊斯兰国组织围困在辛贾尔山区的库尔德雅兹迪(Yazidi)少数民族空投救援物资。到目前为止,美军战机向该地区空投了将近10万份餐食和超过2万7000加仑的新鲜食用水。
美国防长哈格尔说,美国130名军事顾问已前往伊拉克北部,对该地的“人道主义使命范围”进行评估。他们也将研究空投救援物资以外的方式,为当地的受困平民提供援助。
自今年6月以来,美国已向伊拉克派遣了大约700名军事人员,以保护驻扎在当地的美国外交官。美国国务卿克里说,一旦伊拉克候任总理埃巴迪成立新政府以统一国家后,美国将考虑为伊拉克提供军事及其他方面的援助。克里在澳洲的记者会上表明:“一旦伊拉克开始组织新政府,我们将考虑提供额外的政治、经济和安全选项。”但他重申,美国不会派出作战部队前往伊拉克。
德国则表明,将考虑向伊拉克提供非致命性军用装备。德国防长冯德莱恩周二与到访的英国防长法伦讨论伊拉克局势时,重申德国一直遵循不向危机和冲突地区提供武器的基本原则。她同时表示,在此原则下,德国有可能向伊拉克提供防护车、头盔、防护背心等非致命性装备。
法国总统奥朗德昨天宣布,将应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当局要求,为库尔德人提供武器。法国周末已向伊拉克提供了18吨人道救援物资,另一批20吨救援物资将于当地时间周三晚抵达。
奥朗德也重申,支持伊拉克新任总理阿巴迪。此前,美国和伊朗这对伊拉克的宿敌已对阿巴迪表示支持。路透社的报道说,虽然阿巴迪在国内还面对反对声音,但向来支持马利基的什叶派民兵与军事将领已暗示会支持政权的更替。一名伊拉克政府官员则表示,已经有好几名军事指挥官向总统马苏姆表明,他们会支持他而不是马利基。不过,马利基昨天依然坚持,必须由法庭来裁决他是否应该下台。他在每周演讲中说:“我证实,政府将继续运作,没有联邦法院的决定,政府不会出现轮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