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慈光揭批基督教原教旨主义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198

儒教记录片:儒教两千五百年之旅(韩语中字1--4集) 儒家思想,不可遗失的瑰宝

$
0
0

                                         儒教记录片:儒教两千五百年之旅(韩语中字)

 

                                       

      韩国制作的一部追溯儒家教育的纪录片,在陈大惠老师的《圣贤教育改变命运》一片中曾经提及。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第四集

 

                   

 

      看过大惠老师的《圣贤教育改变命运》一片后,对于片中介绍的韩国对于儒教的尊崇,很震撼,很想把韩国制作的这部纪录片拿来看一看。后来在网上找相关视频,没有完整的,而且已上传的视频,都是韩语,但是没有中文字幕,无法观看。终于在淘宝网上买到了这部纪录片,第一时间转好发布在网上,供同修们共享。

    下面是转载网络上,对于这部韩国纪录片的观后评价: 昨天,组织两名实习生朱婷如(右)和陈已萌(左),观看韩国纪录片《儒教,孔子思想对亚洲文化之影响》。从上午看到下午,两个90后很有兴趣地把四集看完了。之后,我们做了半个小时的讨论,布置写观后感。今天发表的是齐齐哈尔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大三学生朱婷如的文章。
                                                         儒家思想,不可遗失的瑰宝

                            ——韩国纪录片《儒教,孔子思想对亚洲文化之影响》观后感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至今为止已经有了几千多年的历史了,毋容置疑,它源于中国,但是看过韩国制作的这部纪录片以后,我心生困惑,几千年的儒教血脉在中国断裂以后,在韩国却感受到了儒教的遗风流韵。再想想韩国抢注端午节为自己的传统佳节的行为,我也就可以理解,这也更加让作为孔孟后人的我们感到惭愧。
      《儒教,孔子思想对亚洲文化之影响》名字虽然直接刻板,但是内容却生动有趣。它以东亚儒家文化圈为基础,运用国际眼光,将史诗故事和现实生活相互串联贯通,衔接自然生动。
      本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仁”、“义”、“礼”、“智”,它并不是用枯燥的史实和文字来表述,而是指向了现代人的社会生活,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方面来体现,从学术中还原生活。比如:在第四部分中讲到智的时候,先是引用《论语》中的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然后将镜头转向中国、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现实教育的现状,在画面中还穿插这些国家学术大师和欧美一些国家的研究者的评述,间接的表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深远。这也使得时空交换更加自然,这也是本片一大特色。
     直到今天,许多传统礼仪与儒家思想有着紧密联系,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讲百善孝为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儒家礼教核心,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这些对现实社会都有很多的指导作用。
     西方强势文化在当今世界无疑保持着压倒性的优势,它把物质主义一并输入不同肤色的人的大脑。在西方文化生机勃勃的挑战面前,其它的文化生态显得不堪一击。回首我们的建设脚步,已经丢掉了许多我们引以为豪的精神文明,真是让人痛心。而韩国却保持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在参天大厦高速繁殖的背景下,他们的坚持有着一种尊贵的意味。
     我相信,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传统文化更主要的不是一个民族前进的阻碍,而是这个民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我们民族要自信地生存,必须要有自己的深厚底气,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进步,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丰富和满足。

 

                                        孔子思想对亚洲文化之影响 儒教对现代社会之贡献


                              ---关於韩国纪录片《儒教----孔子思想对亚洲文化之影响》的说话


     韩国在北京奥邥之前完成的大型纪录片《儒教----孔子思想对亚洲文化之影响》(4集4小时)让人对韩国尊崇中华文化之论从眯拿C然起敬。5月25日午夜看了(1)、5月26日午夜至27日凌晨看了(2)(3)(4)有种激动不已的感觉,这是今年看到的难得让我激动地片子,比起形式严重妨碍内容的《敦煌》厚实朴质多了。
      看了这部片子,想想韩国抢注“端午”或说汉字是韩国人发明等事,便更好理解了。但却让我们这些孔孟之后的今之中华后人羞愧不已,日本早便仰头称“敦煌学”远超中国,今天甚至整个中国学多在超越中国自己的研究与实践,而韩国则是以其实际行动积极抢救儒家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学。我们在干什麼?我们在忙於醉生梦死、吃喝玩乐。
       相对於很多人叫好追捧的《和谐拯救危机》,这是一部更有“文化”、温文尔雅、谆谆教导的好东西。更宽和、更儒家、更中国,也更世界。
      《和谐拯救危机》前半部份用直指时弊的“锋芒”唤起人的与其说是激情与反省,不如说是怨愤与嗔欲;而后半部份则明显的因急於求成而流於刻板机械,个中理屈,我想急於实践并急於从实践中获益的人们心中是了然的,尤其是对孩子的教育等。
     《儒教----孔子思想对亚洲文化之影响》一片则相反,名字显得直白刻板,内容却是难能可贵。以东亚儒家文化圈为基础,展开宏阔的国际视野,在儒家文化二千五百年历史的脉络里寻找其现代意义与价值。可谓有胸怀与眼界,对於此后之世界的影响不可小视。
        该片以孔子身世和论语内容为总纲,串联两千五百年主要史实故事,指向现当代人类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几个主要方面,环环相扣,因因相续,怀著全人类事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将“仁”“义”“礼”“智”“信”从刻板的学术中还原於现实生活。试图找寻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与生机依然的活性。
前几天,一位爸爸为14岁女儿逃学而苦恼万分。他告诉我,女儿住在800平米的大房子里,每天零花钱100多元,“奶奶从小带她,可她就是冷漠”、“怎麼才能让她懂得感恩呢?”“昨天我说了她,她就从家里跑了”-----真希望这个爸爸看看这部片子,可是他没有时间,即使有时间,有没有耐心还是个问题;有耐心,能不能相信还是个问题;能相信,会不会去做还是个问题;会去做,做到什麽程度还是问题------这就是儒家的学问和高明处。
       二千五百年历史,儒家融化于中国、韩国(及朝鲜)、日本、台湾、香港、新加坡、越南这个东亚文化圈,片中叫“儒教圈”,并一直影响指导著这些区域人们的方方面面。片子取材于这些国家人民生活的历史与现实,并以这些国家著名大学的学者和欧美著名大学的学者从学术与研究角度的评述来延展到现实。可谓用心良苦,如孔子在世亦当感慨良多吧!
       豁然想到,我们家直到今天,依然以“格格不入”时俗坚持的磕头礼,古稀之年的父母无论多么妥协时俗,却依然向祖宗行磕头礼。我们也一样向祖宗父母行磕头礼,持守的就是这份儒家知书达理的“仁义”情怀。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韩国人的这部片子,让我看到钱穆先生发心写《孔子传》《论语新解》等著述的良苦用心的那种“心”的影子----“人才不作,则一切无可言。学术错误,其遗祸直迄于民国创兴以来数十年。今者痛定思痛,果欲复兴中国文化,不得不重振孔子儒家传统,而阐扬孔子生平所最重视之自学与教人精神,实尤为目前当务之急。”(钱穆写於1974年《孔子传》序言)
     多言无益,把《儒教----孔子思想对亚洲文化之影响》片中结尾追寻生活快乐幸福、为现实而求功利的话,引述于下,与兴趣者分享------------“我们该如何有效率地选用尖端科技?才能在只是资讯化的社会中快乐地生活呢?教育是从自己的能力与素质出发,追求学习本身的乐趣,培养欣赏文化和艺术的能力,调和理性与感性的整体自我修养。宗教的虔罩傅氖且簧频Z修正自我所塑造出的人品。学习并非只为了自己,是为了有益于世界。这就是儒教为现代社会指引的学习道路。”
      “我们追溯到孔子的时代,经历了儒教文明2500年旅程之后,提到了四个疑问:人要如何生存呢?人类凭著孤立无援的个体只追求自身利益,在竞争激烈的时代普遍化的西欧个人主义。我们要始于孝,及于家族和邻居、自然万物的仁之精神来补全。要如何掌握经济?新自由主义与世界化的资本主义时代,因追求无限的利益造成环境破坏与严重贫富差距的时代。以益为前提来追求利,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精神将会是掌握经济的一大指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该如何维系?待人处世的礼仪消失了,失去了替对方著想的能力。在这样的时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种礼的精神将成为恢复关系及信赖的神奇力量。该如何学习呢?现实的教育中,学习只为了个人的安危与出仕,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不过我们可以采用儒教学习法,从自己的适性出发,调和理性与感性,为了世界而自我修养。儒教对於活在21世纪的我们亚洲人、人类来说能有什麽样的贡献呢?有创意的重新诠释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末学个人对这篇文中关于《和谐拯救危机》一片的评价,是完全不认同的,可能文章的作者是个对宗教很敏感和排斥的人吧,不过其对《儒教》一片的评价,倒比较中肯。末学个人感觉这部纪录片,在适当的时机,我们做老师的同修,可以放给在校的学生们看看,特别是学生中有哈韩族,那就更好。看看我们自己把民族瑰宝遗忘甚至唾弃,但是在世界上,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却倍受尊崇。身为华夏子孙的我们,还能因为韩国学生要把孔子说成是韩国人,我们就仅仅停留在网上和人家打口水仗吗?看了这部纪录片,我们这些不肖子孙,真的应该有惭愧和汗颜的感觉,真的要更加努力奋起,为我们民族伟大文化的复兴,尽一份当代中国人应尽的责任!感恩各位同修!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19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