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慈光揭批基督教原教旨主义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198

[转载]《为什么我不是基督教徒》第一章第八节读书笔记

$
0
0



当罗素讲到许多基督教徒法官(似乎)没有遵守耶稣的“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的教导时,我不禁会心一笑,且感到深深的共鸣。不少基督教徒会经常使用论断性的词汇——这些词汇是对人的人格的评价,例如“骄傲”、“自私”、“懒惰”、“贪婪”、“不善良”、“愚蠢”、“无知”等;他们也会经常使用论断性的句子,例如“你将来必然会下地狱”、“你这么做上帝一定会管教你”、“你不是一个真正的基督教徒”等。我不知道罗素是否和我一样感到疑惑,这些常常执行论断的基督教徒,却经常教导他人“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我不太愿意相信这是基督教徒有意而为之的,毕竟我接触的基督教徒绝大多数都是非常虔诚的。而又基于很少有基督教徒愿意与我理性地谈论这个问题,所以我只能根据我所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做出如下的简单分析:

首先,这是许多基督教徒的认知问题。这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许多基督教徒并不知道或是理解错了耶稣所说的“论断”这个词汇,以致于当他们在评价人的人格时,他们并不知道这就是耶稣所教导不要做的事。另一个层面是,这些基督教徒知道耶稣所说的“不要论断人”是指不要评价人的人格,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说一个人(这个人有时候是自己)是骄傲的、自私的或是不善良的,是一种对其人格的评价。从心智的角度讲,我认为出现第一种情况的基督教徒的这个问题比出现第二种情况的基督教徒的这个问题要轻微一些,毕竟如果你会错了耶稣的意思,那么你可以拟补或重新学习并领会。可遗憾的是,从我的经验的角度讲,我所接触到的会拥有此认知问题的基督教徒倒大部分是第二种情况。当一个基督教徒在论断别人“愚蠢”或“无知”时,这个基督教徒并不认为这是在评价别人的人格,反而是在评价事件,或甚至是在阐述事实——我猜测这与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初期发展有关。出现第二种情况的基督教徒,他们的这个问题我宁愿相信与他们的信仰没有直接关系,反倒是与他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或是早年的精神性创伤导致的局部认知偏差有关。

除了上面所论到的认知问题外,还有可能是情商问题。我在这里说的情商问题指的是自我觉察的能力。许多基督教徒可能正确地理解了耶稣所说的“论断”一词的含义,以及知道“论断”即评价人的人格,可是,当这些基督教徒在做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我指的是执行论断的行为的当下,——他们并没有觉察到自己正在做这样的事情。当一个人产生愤怒时,他能够迟缓地或是立即地知道自己的内心正在愤怒;当一个人感受到自尊心受到打击时,他也同样能够知道自己的内心所感受到的那份不舒服的感觉是与自己的自尊心有关。这就是我所说的自我觉察的能力。可是,对于自我觉察能力比较低,甚至是无自我觉察能力的人而言,他们的思想、观念、情绪、情感、冲动和欲望的一起一落,都会无意识地发生,而这些事物也很难借由当事人的觉知上升到他们的意识层面。

在这里,我并不反对耶稣的一些教导,例如这里所提到的有关论断人的教导,相反地,我甚至喜欢耶稣的这些教导。可遗憾的是,我实实在在地发现很少有基督教徒能够践行耶稣的这些教导,而更遗憾的是,——同样是更可悲的是,——这些没有践行耶稣的教导的基督教徒,似乎意识不到这一点。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198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