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慈光揭批基督教原教旨主义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198

[转载]曾传辉:中国古代智慧在西方现代化社会中的明媚光彩

$
0
0

中国古代智慧在西方现代化社会中的明媚光彩
——张绪通先生其人其事及其道学述论

 

曾传辉

 

上篇

 

    美籍华人张绪通先生(英文名字叫Stephen T Chang)出生在旧中国的一个世代书香家庭。外曾祖父是咸丰的太师、慈禧的御医和中国第一任驻英大使,祖母是清代名医,祖父是粤汉铁路总监。秉承家学渊源,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造诣,并先后在日本、美国受过医学、法学、哲学和神学教育,获有医学博士和两个法学学位。他以其博大精深的知识背景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播多年,结合现代科学和现代化社会实际,创造了“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包括其他八家中国思想——就是儒、法、墨、名、农、兵、纵横和阴阳——之要”的道学思想。他的讲座和著作很快在北美和欧洲引起轰动。

 

    他在圣马特奥大学(College of San Mateo)讲授《道学四柱》一学期以后,众多的学生的强烈要求和热心于要成立一个机构以保证道学广传。而张先生自己对成立组织并不热心。究其原因,在于张先生体道笃深,立志行不言之教,做无为之事,而立宗创派,有逆道学真旨;张扬鼓噪,更是道学大忌。道学不仅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意识形态,更主要的,它是一种千百年来一直绵延不绝的实践的生活方式和艺术。在张先生看来组织乃有形之物,有形必受时空限制,限制即是否定。因此实际上成了“自我封杀了”这正是列子所谓“有形必有终”。然而众望难却,有道是以“百姓之心为心”,于1973年登记成立了美国道学会(Foundation of Tao)。张先生任会长。

 

    十几年来,道学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广。各地院校、机关团体、电台报社都要学道。张先生和道学会的教师们忙得“马不停蹄,焚膏继反”。同时,会员人数大增,各色人等,上至统议员,下至贩夫走卒。于是“奸伪”层出。学会不得不进行裁汰改组,先后进行了五次之多。章程也越订越严。1986年最后一次改组规定把成员分成三个层次:一是道学生(Scholar  member),是初学道者;二是道学士(Cultivator member),为精道学的八柱中的一柱经考试及格者;三是道学师(Minister member),为能精通六柱以上经考试及格并提出论文者。道学会通过董事会(Board Director)进行管理,只有道学师才有资格被选为董事。一共有九名董事,其中一人任董事长(Chairman),亦称会长,为最高行政长官;一人为总经理(President),是日常事务的执学总指挥:一人为监事长(Controller),为监督总经理之过的行政长官。目前有道学师27人,道学士1643人,道学生6733人。而全世界读了道学著作,通过信息而未缴会费正式申请人会者,有几十万人。他们中绝大部分都是欧洲血统的白人,属于中产阶级。从这一点看,道学会是真正“西方化”或称“世界化”的组织。

 

    道学会的职能是两方面的,一是教育的;另一是保护的。所谓的保护职能就是根据宪法,保障其会员公然采取道的生活方式而不受非法干扰和歧视。所谓的教育职能就是通过各种途径传授道学知识和技术。十几年来,由道学会主办的长、短、大、小各种道家学说的讲习班难以胜数。今年四月十日,加洲教育厅批准成立了明道大学(Tao University),准许颁发道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的职责已从道学会转到了明道大学。以道学为主要内容的高层次大学,这尚是历史上的首创。

 

    在欧洲,张先生的足迹遍布了各主要城市,尤其在斯堪的纳维亚,“道学”几乎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1979年,张先生首次应奥斯陆大学之邀赴挪威讲学,那里的人民有史以来第一次接触到道。在一次对群众的演说中,挪威掀起了空前的轰动。这个国家的宪法规定,公民的生活方式要通过政党来保障。次年(1980年),当他再次到挪威的时候,那里已经成立了“道党”(The Taoist Party)。以道学为主义的政党恐怕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例吧。后来他一连四次到挪威,跑遍了该国的每一个城市,洒下了极丰富的道的种子。另外在法国等地,张先生讲的道学也倍受亲睐。《诺查丹玛斯大预言》曾经说过:“道(Tao)在欧洲行走,却从斯堪的纳维亚开始”。道家学说走向世界的命运不期而被这位神秘的大预言家言中。

 

    今年四月他应国家教委的邀请来华在北京、成都、上海等地作过数十场精采的演讲。本入有幸听过他的部分报告并面晤就教于他,甚为折服。后来他垂赠了有关道学的几本大作。经过初步的研读,深感他从现代化和以基督教为主的西方文化背景出发,阐扬的道学思想,融贯中西古今,是实践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化和现代化的典范。

 

    张先生的著述颇丰,主要有:

 

   《道学导引》(The Great Tao)
   《道家管理学》(The Integral Management of Tao)
   《道家性学》(The Tao of Sexology)
   《道家养生术》(The Complete System of Self-Healing)
   《道家膳食学》(The Tao of Balanced Diet)
   《针灸全书》(The Complete Book of Acupuncture)
   《道家药膳学》(The Forgotten Food Diet-Herbologe and Health)

 

等等。其中一些著作已被许多大学、医院选作教材。大部分都至少翻译成九种文字在世界上传播。《道学导引》是对其道学思想作概括性介绍的书。“系统地把道学的哲学性、科学性、实践性、技术性作了说明。”“它是‘道学会’会员的基本必读书”。其它各书则是对道学某一部分内容作更详细地说明的专门性著作。①

 

中篇

 

    张先生的思想撷取了古代道家学说的精华,摒弃了道教宗教的封建迷信成分,形成了独特的道学思想体系。他所说的“道学”,就是指: 

  

    道学的目的就是通过提供人类为了促成更长寿、更健康、更幸福和更智慧的生活而实践着的技术,以使现世肉身不死。这就是道学。②他的道学的内容,概括地讲,分为两大系统八个侧面。第一个系统是关于社会和群体的学说,传统地称之为“治平之学”,大致可归人管理学的范畴。第二个系统是关于个人修养方面的学说,传统地可称之为“养生术”,从西方的学科范畴看,涵盖了医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很多方面无法用西方学科来对应,因为它是中国古代独立发展起来的,世界上唯一仅有的科学。这两大系统,相对独立同时又贯穿一致地体现在八个侧面,张先生称之为“道学八柱”(The fight Pillars of Taoism)他根据自己对《周易》的研究,用八卦中的每一卦来恰当地对应八柱中的每一柱,并且按照八卦图的排列方式来决定八柱的次序和相互关系,也就是按照易学的逻辑来构造了他的道学体系。下而对每一“柱”都作简要地评介:

 

    一、哲学之道

 

    哲学是对人、事、物的认识的前提。道学哲学观就是从道家学说出发对宇宙、人生、社会作出的总的一般的看法。“生命的目的是进化。轮回圈中任何生命形态都不例外。万事万物,从矿物到植物到动物到人类都注定要进化,直至它达到永久的和平、幸福和天国的存在。”③既然有进化就必然有高低层次之别。从整个宇宙来看,进化的阶梯分为四个层次:植物层、动物层、人类层和神圣层。神圣层是最高级的存在,是与道合一,与宇宙合一的存在。人类是具有灵、魂、体的存在,动物比人类缺少灵,至于植物则只有物理实体和物理感应。人之所以能够进化到神圣层次,因为它有灵性。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进化到最高层。人也分为四个层次——恶人、小人、君子和圣人,只有圣人才有资格演化为神圣层。圣人是真正懂得并执着追求正义的人,他们改进和启发人类,通过传播和平以创造和平。神圣王国的人是精神性的存在,分为三个层次:人仙、地仙和天仙。

 

    以上的各类存在具有灵、魂、体三大组成部分,各种存在的不同就在于其自身的灵、魂、体之间的关系不同。恶人的灵魂与受肉欲支配;圣人的魂支配着灵与体;天仙则是由灵支配着魂与体。

 

    人类层和神圣层的亚层共有七个类别,与此相应,汉类社会的政府也会为七类:道的政府、德的政府、仁的政府、义的政府、礼的政府、法的政府和力的政府。④根据道家哲学原则,符合道的政府应具备以下十条原则:“第一,政府的规模必须小;第二,法令制度必须简而且少;第三,政策必须诚实;第四,经济制度必须公平;第五,税收必须低;第六,人口增长必须控制;第七,个人自由必须得到保护;第八,教育必须优先;第九,军费开支必须限制;第十,领袖必须自觉退休。”⑤我们当然看到这就老子思想的对现代社会的新主张。

 

    二、养生之道

 

    养生术是张先生道学思想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道家养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系统,把它介绍给现代西社会不仅有助于加深世界人民对中华民族的了解,是祖国传统文化的光荣,也是对世界人民的贡献。对此他不仅在《道学导引》中辟长篇专章讲述,而且还写了专著《道家养生术》进行详细讲解。人类为了保持,营养,恢复和延长自己的生命就必须满足两种基本的生理需求:一是消费,如吃喝等等:一是运动,包括心理运动(思维)、身体运动和性。养生术就是告诉人们怎样通过运动来提高生命的质和量。道家养生术主要是指内功(内丹),它是通过适当的身心活动引导生命能量的平衡。它不同于外功—武术、体操、健美球类等,在于它不以强壮的外部肌肉为目的:也有别于参禅打座或瑜伽等,在于它不要求心灵无念无驻(要空虚心灵)—这实际上不可能,因为导使大脑去“排除杂念”本身就是对心灵的激化。因此养生术是身心“自发”运动,在这一点上,它甚至有别于太极拳,因为太极拳也要导致身体的紧张。中国传统内功有很多种,张先生特意利用阴阳五行学说及中医理论讲授了五禽功、八卦功、子午功、十二神经改进功等。

 

    三、平衡膳食之道

 

    道家服食之法须满足四个标准,这就是:气味芳香、味道鲜美、颜色悦目、对身体有益。这里每一方面都关系到食物和健康的问题。这是道学第三柱的核心。举例而言,道学把食物的味道分为五种,每一种味道的食物都对身体的某一部分有特殊的功效。芳香食物有利于肺和大肠,酸的食物有利于肝和胆,甜的食物有利于胰脏、胃和脾,咸的食物有利肾和膀胱,苦的食物有利于心脏和小肠等。如果要做到膳食平衡就必须每 24小时内摄入的食物中香、酸、甜、咸和苦五类各占20%。同样的所有的食物都有性阴性阳之分,摄入食物时也要注意阴阳平衡。各种类型食物的摄入总量必须与整个身体的需求量相当(平衡)。这类似的原则和方法详细讲解起来,形成了道学的膳食理论。这方面有专著《道家膳食学》。

 

    四、被遗忘的膳食之道

 

    副标题称为“道家草药学”(Taoist Herbolgy),也可译为“道家药膳学”。古代道学家们除了探索了用日常食物以外,还用平时人们不常服用的中草药来增强体质,延年益寿。道学的这部分内容系统讲述药膳学的理论和方法一一包括疾病的诊治法、药物性能和配方等。除了《道学导引》有专章阐述之外,另有专著《草药学与健康》。

 

    五、康复术之道

 

    本部分内容讲的是“推拿”术的理论和实践。与第二柱养生术相对照,前者是自我修炼,后者有赖于他人的帮助,而且主要是他人的操作,因此是“社会性的”康复。《针灸全书》阐述的内容可归纳讲这一“柱”。

 

    六、性智慧之道

 

    道教房中术,如果加以正确对待,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性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一部分内容,如果进行批判和发展,就能成为现代性学领域中的一种奇葩。道学性学思想可说是这方面的开创性的尝试。关于道家性学,用张先生自己的一段原话是最好说明:

 

    性智慧之道十分不同于时下许多人研究和实践的临床性学或行为性学。道家性学是一系列与自然倾向相谐调的、关于唤醒直觉和灵性中枢的技术。它不停留在作为许多人唯一的注意焦点的一般的性高潮的阶段上……道学者教导人们锻炼性腺,如同它们是身体又一部位——实际上它们也是一样,会保持霍尔蒙、营养和能量水准,对身体有直接的益处,从而使其免遭疾病和衰老的损害,并开启通向灵性高层之门。⑥

 

    有关道学思想的这一部分内容的专著是《道家性学》。

 

    七、主宰之道

 

    本柱是为理解人性和人们自身的目标而提供的理论和技术。主要内容包括人格学、手相术、象数学、星象学、方位学和符号学。本柱在整个道学体系中不是作为重点讲述的。

 

    八、成功之道

 

    本柱主要阐发人生哲理、经世致用之道等。目的在于塑造自我,以适应社会,在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经营管理方面做出成绩。在阐述本部分有关内容时除了运用老子《道德经》的有关思想之外,《鬼谷子》和《黄石公素书》等也是经常引用的经典著作,还大量从《易经》的八卦、六十四卦所蕴涵的相关意义阐发开去,每一章都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典故、历史事件进行佐证。下面试举例以说明道学思想在这方面的运用。

 

    个性气格修养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前提。张绪通先生从八卦(他称易学为符号现象学)象征意义出发,阐发了成功人格构成的八大要素(“八种态度之道”)。第一卦乾,是为纯阳之卦,象征了刚健进取,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将其用之于解说久生就是理想,用之于商业、企业管理就是目标。进一步讲,初爻、二爻和上爻可分别解释成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也可解释成低级目标、中级目标和最高目标以及身体目标、魂魄目标和灵性目标等等。事实表明,所有成功的企业都非常重视制定、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目标体系。日本松下公司就要求自己的高级职员每年都要提交一套包括半年、两年和五年在内的长、中、近三套计划,而且每月都在修改这些计划。因为积极进取并非人的本性,所以必须进行长期培养和提高,才能成为人格结构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如此这般地,他用坎卦象征戒律,此卦两阴一阳,阳居中位,意即:为了达到中心目标,人们必须牺牲许多无关的或相对次要的东西,所以要集中心智,全力以赴,为自己制定并遵守必要的戒律;良卦——阳爻覆盖在两阴爻之上,象征了宽容,表明要用人之长就必须要有五岳亘天那样的气度,宽容别人的短处……

 

    这方面的代表作是《道家管理学》。此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简述道学基本知识,详解了道学对人性的认识;第二部分具体讲解道学的领导艺术(包括被领导艺术)、决策方法、交际艺术等。最后还专门讲到成功之后如何对待名誉和金钱。

 

    至此,道学体系经过由个人到社会,由理论到方法的深化,贯穿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方面面。

 

下篇

 

    通观张先生的道学思想,其特点可以作以下几点概括:

 

    第一,实用性。作为一个对西方文化和社会生活都非常精通的学者,可以说,张先生的每一段文字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传统道家道教思想汪洋包罗万千,他为什么选择了以上八个方面作为其思想的八大支柱而不是“九柱”“十柱”,或其他什么内容的柱呢?我想主要原因是因为道家文化的这些方面在人类历史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也是因为这些内容提供了西方社会不能解决或解决得不好的问题的钥匙。养生术、康复术不仅是预防和治疗身心疾病的良方,而且对现代都市人“混凝土森林”中的生活无疑是一副绝好的清醒剂。道家性学对去除性解放运动后的时弊,增进家庭生活的和谐,提高对性生活意义的理解都具有时代的意义。其哲学、管理学思想又何常不是如此。道学八柱除了哲学柱之外,每一柱的内容中心都放在实践方法和技术的详细讲解上。读过之后就可以立即用之于行动,于人于事都大有裨益。

 

    第二,科学性。道学强调个人修养,肯定现世人生,提倡有弹性的“长生久视”的生活目标。尤其是它提供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所积累起来的为达到这一目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使接近它的人得到立杆见影的印证,所谓“立证我道之妙”。这比之“耶教”“释教”等为人们开具一副“天堂”“来世”之类的永远无法证实或证伪的“形而上”的空头支票更切合科学主义普及的西方人的思想行为习惯。因其具有可证实性和可证伪性,按照科学哲学的理解,它是一门科学。

 

    第三,世界性。在这之前,道家学说在西方主要是一种囿于少数学者研究范围的“士文化”,道教信仰也限于外籍华人、华裔的圈子里,实际上只是一种搬到外国土地上的汉文化。道学会的实践表明,道家学说与信仰正日益内化为部分“标准的”西方人的生活,被他们的精神世界所容纳、吸取。只有这部分道学才可被视为世界化的或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

 

    第四,哲理性。道学提供了大量的技术知识和方法论,但又不仅仅是技术和方法。它的每一种技术和方法都被赋予了价值和意义,具有很强的哲理性。这也是道学与医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重要区别。

 

    张绪通先生道学思想体系的以上特色带来了美国道学会的成功,而这些特点的形成亦非偶然。它们首先是美国及西方现代社会背景的产物。汉学在西方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历史,作为中国固有传统文化的道家学说和道教(在西方统称“道主义”——Taoism)始终受到了西方知识界十分广泛的重视,并相继写了不少著作进行研究和介绍。如李约瑟教授恢宏巨制《中国科技史》不仅从道家和道教古藉中挖掘了大量珍贵资料,而且还给予道家、道教以崇高的评价。

 

    六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普及,相应地扩大了这些研究成果的影响面。文明程度的提高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他们相信真理为各个民族拥有。西方知识阶层中的很多人对中国文化的态度,也由好奇走向了求知。他们想认识中国文明几千年盛行不衰的“道统”,吸取有利于自身的营养。以上形势可以视为《易经》《道德经》等译本及有关著述在美国长期走俏的文化—价值背景;同样也可看作张绪通先生的道学在西方取得成功的“软”自变量。

 

    美国物质文明的发展、经济的高涨,导致中产阶级队伍的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了生活的重负,开始寻求自我的全面发展。生存不再象古犹太人那样是连绵不断的考验和挣扎,而是越来越增加的物质的方便和舒适。生之欢娱使人们淡忘了对谁也说不清能否兑现的美妙“天国”“来世”的向往;病有可治虽然比有病难治是革命性的进步,但比无病可治则有天壤之别。道学提倡“长生久视”,长生虽然未必人人可求,但“福”“寿”“喜”则人人可欲。道学八柱有五柱是有关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这除了与他的家学渊源(他祖母和外曾祖父皆为清廷御医)和本人的医学知识背景有关之外,我想不能不同样归因于社会需求。

 

    张先生道学的大框架虽然在传统道家、道教中也是重要的内容,但在科学性、实践性、公开性、可行性和普及性方面毕竟后者不可同日而语。道学传统一改“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保守姿态,成为非常西方化的价值观念和实用技术的一分子,这或许是开了历史先河。在其他西方国家(如日本、法国等)虽然亦有道教研究的专门机构和人员,但毕竟是非常学术化的“阳春白雪”,在通俗化和价值观方面比美国道学会来说还相差甚远。最为重要的是这些组织和知识缺少可为西方人接受和喜闻乐见的实践方法,因此难以演变成生活方式,转化成群众力量。为了做到这一点,张先生曾花大力气,下苦功夫研究了以基督教为主的西方文化传统,仅《圣经》就反复研读了五十遍。用心良苦,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张先生这样广博的知识和独到才华,取得这样的效绩也是不可想象的。可见,道学和道学会在西方今天的前景也与其开创者和发扬者个人不凡的才华和主观努力分不开。是可谓:大道不言,而假圣人以行天下。

 

    李约瑟、汤因比等都曾预言过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虽然就我们现在看来,离这些预言的实现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是我们的确从张绪通先生的其人其事其道学中看到了古老中华民族智慧在现代西方社会散发出的明媚的光彩。

 

    ①以上各处引文均出自张先生在中国的演讲记录和他给作者的书信。

 

    ②见《道学导引》(美国旧金山道学出版社1987年第三次印刷本)第17页。

 

    ③同上,第7页。

 

    ④同上,第35页。

 

    ⑤同上,第36页。

 

    ⑥同上,第296页。

 

    转载于《宗教学研究》1990年第2期,第23—28页转64页,作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19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