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慈光揭批基督教原教旨主义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198

[转载]赵拔奇:美国学者的道教观

$
0
0

美国学者的道教观

 

赵拔奇  编译

 

    据美国《当代世界大的宗教》 (1947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由路易士·霍多思(LEWIS HODOUS)撰写的《道教》邵分编译,文楚安校,题目为编者听加。

 

    道教创建于汉代(公元前206年一公元220年),起初是一种哲学学派,后来发展为一种宗教。道教的学说显示出中国人生活中富于感情、趋于自然和耽于幻想的一面。作为一种哲学思想,道教寻求合一,但这并不是简单的组织结构上的联合,而是一种整体机能的结合。道教的方士寻求能够与道合一,从而把统一与和平带到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乱世来。而作为一种宗教,道教则寻求一种通过巫术并由道起中介作用的超自然和超人

的力量。

 

    道教方士们根本的直觉认识是道。公元前四世纪,在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天文学,它认为地是一个以北极星为枢轴的巨大立方体,天围绕着地旋转。天地的运行,就是正反两种阴阳元气之间的对立制约和相互作用。而这两种元气,则是通过水、火、木、金、土这五种元素或五种力量产生运动的。它们的运动变化,产生出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如昼夜、四季,以及人类为适应自然力量所作出的各种活动。阴阳哲学家把天围绕地球

运行称之为道,并用一句名言概括为“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教的方士接受了这个观点,但感到它还不尽妥善。他们用神秘的修炼使这种阴阳五行说臻于完善,宣扬他们找到了宇宙万物的创造主,并能与道合为一体。于是,道就成为天地之间万物如何形成、演变的一种具体实在的概念。道是普遍存在而非先验的;它创造万物而又内在于万物之中;它不是某一个人或单独的个体,而是赋予万物以活力的宇宙本原;它存在于一切自然现象之中,却并非其自身。

 

    道教徒的另一个术语叫“德”,“德”的意思是得到、接受,事物一旦获得了生命力就是德。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德是道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道是圣人身心必须体现出的德行的基础,圣人将因其内在的品德而非外在的权势以治理天下。广为流传的只有善良的贤者才能给中国带来和平昌盛的看法,反映出这种认识。道是无所偏爱、公正无私的,这种公正包括公正地对待自我,而圣人是无私的、忘我的、没有利己主义的。

 

    道的显著特性是顺其自然,它常用“无为”这个词来表述,意思是“不有所为而为”,即不去干涉它,不去打扰它,让自然或天性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这就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对道的这种特性的经典性概括就是“为无为”。这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它很容易被误解而变成放任自流和无所作为。

 

    在公元二世纪的动乱之年,有两位首领创立的教派,成为现今道教的先祖:一为张陵,他造作符书,从其受道者需出米五斗。另一为张角,他让前来求医的病人于一静室处忏悔思过并祈祷,张角组成有名的黄巾军,所向无敌,但最终仍归于失败。

 

    三世纪初,一个以四川为中心的教派运动,创立了一个把出生于张氏家族的道教首领们奉为天师的所谓王朝,并向其信徒课以米税,这一教派的后裔最后定居于江西龙虎山。748年为朝廷所认可,从这个中心施行道术,发布号令,控制了民间的风水先生、算命先生和医生等道教徒的活动。

 

    道教融合了许多不同教义的团体,其中之一是源于山东海滨的宣扬不死的神仙思想。这些永生的神仙居住在中亚的诸山中,受西王母统辖。在她的花园里,有一棵千年一熟的桃树,得而食之,可以永年。民间道教也发展了东海之中有三神山的传说,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朝(公元前221一前297年)的始皇帝,他建立的政体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曾经派了一支探险队到这些岛屿去。

 

    与永生的神仙相关联的是长生不老的仙丹。道教的方士们认为,疾病和死亡是由于人体内缺乏某些足以产生活力的食品和药物,他们辟谷服气,传说太古真人以踵呼吸,目的在于尽可能多地摄取阳气并保存之。炼丹的时候,所有按丹方配成的原料都被放在一个丹炉内,所烧的火是由太阳的热能点燃的真火,所用的水则采集自月夜凝聚于金属器皿表面的露水。炼制三年的仙丹称为“小还”,食之能治百病,六年的称为“中还”,服之可以延年益寿,服用炼制九年的(大还)金丹,则可以永生。

 

    然而仙丹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永生,升入天国成仙,于是道士们便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辩解失败的原因,诸如原料的质量不好,火候不足,天时不利等等。炼丹的失败导致内丹术的发展,它认为必须使内心纯净,提出了一个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新学说,把人体比做一个小天地,万物皆备于其内而无需外求二人体之内有“三丹田”,内藏神秘的真药,可以用意念控制,使之神化,然后重降丹田。

 

    另一种与道教相关的习俗,通常称之为风水。它的理论基础是:人生于大地之上,归宿于黄泉之下,其生前的居处和死后的葬处,必须遵循相生相克的五行来决定。风水先生把地球看成二个立方体,它位于天的正中,四周环以二十八宿,自汉代以来,对地球的这些看法,已经与上天联系在一起了。

 

    风水理论的根据是,阴阳贯穿于大地,产生万物,它认为一呼吸吐气,一缕蒸气雾霭,都会透过子孙的躯体或祖先的遗骨,因而一个人的恶运会影响到别人。

 

    这一理论显示出中国人重视家庭的团结和延续的深刻观念。这种团结和延续是基于人性的本质,而与恶摩或善神无关,家族是宇宙之力的产物,并受其支配,从而影响中国人的伦理道德。风水抽象地体现了孝道的观念。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需要围绕一个中心来确立它的礼仪和道德标准,这个中心即把水、火、土、金、木等五种物质与五种行星、阴阳原理和四时运行联系在一起,从而把道教与上天联系起来,其影响及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的命运,道教的许多神都各自源出于一个星座,而有些神则是增添自佛教和某些秘密教派。

 

    道教的教义就本质而言,接近民间的信仰。当时机成熟之后,道教徒们把地方上和家庭里的诸神据为己有,并按照封建王朝官吏的等级制度加以排列,在人间的统治之上加上了神权的统治。最高的主宰是玉皇大帝,世上所有的男女众神和妖魔精灵,都在他的统辖之下,道教徒宣称;每一个人都受到三个守护神的监督,他们在每隔六十天的第五十七天,向上界的主管神汇报这个人的言行,这样就可以使人们保持自己的责任感而不致妄为。德高望重的督察使是灶神,他在每月的最后一天和除夕向上天的统治者奏事。

 

    地方诸神和守护神构成了一个上天与人世之间的集团,他们能够按照每一个人的功过来缩短或延长其寿命。这些神与土地交往,因而与死后的灵魂打交道,这是由于对墓葬的极度重视而自然形成的一种联系。掌管生死的官员被视为地府的判官。由于受到佛教认为人的一生所为死后将得到报应的影响,至迟在八世纪时,道教制汀了一部罪行法典,如同善行将得到善报一样,明确地记载了每一恶行,并规定了恰如其分的惩罚。

 

    近代中国的道教分为全真、正一两大派。全真派,强调止念定观、存想静思和吐纳炼气。正一派到1927年为止,一直存在于江西省贵溪县的龙虎山,由正一教主统领火居道士。这一派崇拜鬼神,画符念咒,施行魔法,驱鬼降妖。

 

    近代道教的基本观念认为,人是从属于宇宙动力的,听命于它,则可健康、富足、子孙满堂、生活安宁,与之对抗,则将遭灾遇难,甚至死亡。这种宇宙的动力是通过众多的鬼神之力而显示其作用的。这些鬼神和召示他们的方法,则为某些内行所知,其中许多方法是世代相传的古老传说而普遍为人们所迷信。

 

    道教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是它的政治哲理。按照儒家的思想体系视之为上天之子的皇帝,对于道教徒来说则是道的化身,他和属下的臣僚被赋予主宰宇宙的特别权力。皇帝是万民的楷模,明君治国将会出现承平和乐的盛世。如果国家陷于动乱之中,则证明国君已丧失这种道的权力,上天既己对这样的国君不喜欢,因而人们有责任帮助上天更替昏君,建立新的统治。

 

    这种中国特有的、表述得不太清楚明确的政治哲理,导致许多社团(其中有些是秘密的)在国家危难之秋起而救世。这些社团成员以一种古老而庄严的仪式,结拜成歃血为盟的兄弟。这些社团并不是共产主义的,但它们往往相信均财富的主张,因而劫富济贫。

 

    这些社团具有悠久而令人感兴趣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元代的白莲教;曾经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过。天地会以其在最后的一百五十年内八次起义而享有盛誉。1850—1864年间曾经叱咤整个中国、带有基督教色彩的伟大的太平天国起义,得到了这些秘密结社的支持。这种秘密结社是处于乱世的中国社会的一个模式。

 

    很难过高地评价这些社团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辛亥)革命以后,学生捣毁了神像,士兵占据了庙宇和寺院,旧神被黜废了,但是具有权威的新神并没有自然地形成。面对这种形势,这些社团创设了具有更广泛权威的神,把一个代表所有宗教的至尊之神,置于它们原有的旧神之上,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儒教和道教,都被当做这一至尊之神指引下的条条救世之路。例如,1912年在北京模范监狱的大礼堂里,在讲演者座椅背后的墙上,就并列着五幅肖像,它们是:耶稣基督,老子,孔子,约翰·霍华德(一位十九世纪的英国慈善家)和穆罕默德。

 

    在困难和动乱的岁月中,道教始终是盛行的。它适应性强,是以众多天神象征着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力量的宗教。就魔法巫术的高度而言,它给人们带来获得财富、健康和幸福的希望;就更高的境界来说,它通过止念定观和清修炼养,使人得以与道合一,与神相通。它曾经促进了政治上的改革,并试图在社会和宗教处于混乱的时代带来安宁。道教不属于那种热衷于寄希望于万能的上帝来拯救世人的神秘主义派别。确切地说,它不是从宗教的幻想中逃避现实世界,而是把宗教做为一种手段,来控制调节万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转载于《宗教学研究》(1987年),第39—41页。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19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