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何新世界伪史考:宗教的耶稣与历史的耶稣作者:何新博客
何新世界伪史考
宗教的耶稣与历史的耶稣
何新:
要理解世界历史,必须研究和理解基督教。1919年反传统的激进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中国学界被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统治,一直无视研究宗教问题。所以中国人无法理解世界史,也无法理解作为精英秘密结盟的那些西方隐秘宗教及准宗教组织,如耶稣会、共济会、光明会。殊不知,所谓“普世价值”、“世界帝国”以及共产社团的理念,都是从基督教肇源的。
【宗教的耶稣】
基督教的耶稣是与上帝一体的神。
对于非基督徒而具有良知的人来说,耶稣虽然不是上帝,但也是人类中的先知,具有崇高的人格与神格——如同佛陀、孔子、穆罕默德一样,必须尊重不容亵渎。
宗教信仰始终是一个关乎个体良知的问题。宗教信仰不接受人类的理性、科学和政治的追究。因为人类很卑微。人类非神。理性和学术的认识能力极为有限。而宗教信仰涉及超越人类理性之上的神通和灵异世界(第三世界)的存在,绝非渺小的人类智性所能知解。
[案:空间(实物)世界是第一世界。精神与意识(非现实),是第二世界。还有时空之外的第三世界。]
耶稣的诞生、生平、死亡与复生,如同佛陀以及穆罕默德的生平传奇基本难以用理性解释。关于耶稣的主要史料都是来自《新约》的《福音书》。如果对其进行质疑,基督教将不复存在。然而基督教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统治半个世界的人心世世代代。无数伟大的智者为之俯首。我等微渺如尘沙,只能陈述无从质疑。
基督教认为:耶稣,全名约书亚·本·约瑟(Jeshua
ben
Joseph),即“约瑟的儿子约书亚”),耶稣是基督教的中心创始人物,他也常被称为拿撒勒人耶稣、圣子,或耶稣基督。
[对于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具体日期,四部福音书都记载是周五这一天,并且在犹太安息日开始之前,耶稣就已经死去。
[案:耶稣的名字在《旧约》中是约书亚,这是当时犹太人中常见的名称。汉语之翻译成“耶稣”(Jesus),乃是音译之一,历史上其他音译则还有“耶书亚”、“耶书”;景教译为“移鼠”,伊斯兰教译为“尔撒”。]
“基督”一词拉丁文的写法是Christós,意思是救世主,源自音译为“弥赛亚”的希伯来文,本来意思是“擦油净身、被膏油浇灌的人”,或译“受膏者”。据基督教解释,把膏油倒在“受膏”的人头上,乃是古希伯来册立君王的神圣仪式。在《旧约·以赛亚书》和《旧约·但以理书》等多部先知书中,“弥赛亚”是先知所预言的解救万民的救主。
[案:基督还有许多别号:人子、圣子、中保、祭司、君王、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大医生、神的儿子、好牧人(天主教:善牧)、明亮的晨星(晓明,即六芒星)、大卫的儿子(大卫的子孙)、大卫的根、老师(音译“拉比”或“拉波尼”)等等。]
但是,犹太教认为真正的基督并非耶稣,作为弥赛亚、救世主的基督至今还未降临。这是犹太教与基督教的根本分歧之一。
由于传说耶稣的母亲玛利亚是处女怀孕—感天而生,所以耶稣没有父亲,只有养父约瑟,约瑟是闪人的先知亚伯拉罕的后裔。
[案:据《马太福音》第一章记载,由亚伯拉罕到约瑟一共有
42 代。而根据《路加福音》第三章记载,由亚伯拉罕到约瑟则只有 36
代。关于这个差异,经院哲学有两派说法,其一为马太所述为约瑟的世系,路加所述为马利亚的世系,另一说法为马太所述为约瑟的继承父雅各伯的世系,路加所述为约瑟的生父赫里的世系。]
据《以赛亚书》中的预言,基督将诞生于大卫的家族犹大部落。《路加福音》中说约瑟带着马利亚去犹大的伯利恒登记户口,《新约》认为耶稣属于犹大部族,大卫的父亲耶西住在罗马帝国犹大省的伯利恒。
处女玛利亚与感生的圣子耶稣
据《马太福音》记载,玛利亚是作为处女,在约瑟还未迎娶的情况下怀孕的(马1:18)。耶稣不是约瑟血缘上的亲生儿子(路3:23)。然而耶稣出生后第8天行了割礼。第40天由父母带到圣殿去献祭,可见养父约瑟承认他的长子身份,按照摩西律法是继承约瑟家产的合法继承人。
[案:中国古代称犹太教为挑筋教,可能就是指割礼。关于耶稣生年,西方学界近代考证的结论不一,说法很多。例如有一种说法认为耶稣生于公元前5年。也有不同说法认为耶稣生在纪元后。根据《路加福音》,天使加百列奉神差遣,往加利利的城去到童贞女马利亚那裹,向她预告耶稣的降生。
玛利亚已与大卫家族中约瑟订婚。据《马太福音》,约瑟因为玛利亚的身孕曾想把她休了,因主的使者劝说才罢休。据《路加福音》,因当时的人口普查,所有耶路撒冷的居民都须各归故乡,因此约瑟带着怀孕的马利亚前往伯利恒,并在马槽里生下了耶稣。根据《路加福音》耶稣出生在现今巴勒斯坦的伯利恒,而西方史学家有观点认为耶稣生于古叙利亚加利利的拿撒勒。]
耶稣降生当天,家中有访客,《路加福音》描述牧羊人的拜访,《马太福音》则述说东方的博士带着礼物来拜访。
当晚,根据《马太福音》,约瑟受到天使的警告,带着玛利亚和耶稣逃往埃及。不久之后,以色列的犹太王大希律因为有谣言杀死了伯利恒城内及其四境所有2岁以下的男孩,因为谣言称有个男孩将成为万王之王。
玛利亚一家直到大希律王死后才回以色列,在拿撒勒居住。
[案:传说不一,根据《路加福音》,耶稣及父母则于耶稣降生后仍在以色列,并在他出生八天后为耶稣行了割礼,以后才回到拿撒勒定居。]
耶稣有几个兄弟,分别是雅各、犹大、西门与约西,还有几个妹妹。
从历史学角度,关于耶稣的生平事迹如同其他宗教先知存在不少无非证知的疑点。有一种说法认为早年耶稣曾经到东方求法,但是难以征信。
[关于耶稣曾到东方学佛一说,有新世纪运动者Levi H.
Dowling宣称他经由超能力观看阿卡西记录而写就的《水徒行纪》,描述了耶稣十二岁到三十岁期间的事情,宣称年方十二岁的耶稣当时经由罗马帝国所属的小亚细亚,途经安息王朝的波斯及甫统一的贵霜帝国,然后抵达北印度及西藏等佛教地区,并在西藏佛寺里居住且学习佛法约十年。尔后再经由波斯返抵以色列。一位佛教人士冯冯居士误解此书乃由耶稣的弟子彼得(伯多禄)所写,是被打为伪经的书。该书并被拍摄了电影《水徒行纪》。
但是佛教传入西藏是西元四世纪时的事;藏传佛教的兴盛与佛寺的建立,更是于西元六世纪(唐朝文成公主时代)之后的事。西元一世纪时代的耶稣,不可能至当时根本还不存在的西藏佛寺学佛。
另外俄国贵族记者诺托维奇在1894年称:他曾经在喜马拉雅山脚下拉达克的赫米斯寺院里,亲自读到两卷西藏经书,记载着耶稣在14岁时随同商人来到印度地区学习6年,后来又到尼泊尔继续学习佛法6年。但所称的两卷经书迄今未公诸于世。]
耶稣30岁时,接受施洗约翰的受教施浸礼,并在旷野接受了四十天的考验(如同中国的大舜)。此后开始在故乡加利利一带开展传道工作。他在信徒当中选了12人作为十二使徒,助其传教。
在传道过程中,耶稣总是接近当时为犹太社会所鄙视的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们(包括外邦人、罪人等),并不断批判犹太宗教领袖的伪善有违《旧约圣经》中的诫命,是神所不乐见的。
耶稣对犹太百姓宣称自己是神的儿子。
希伯来人的《圣经》(《旧约》)曾经预言将有一位弥赛亚降临,而且许多以色列人相信耶稣诞生的时间正是预言应验的时候,盼望以色列的救主到来,让他们摆脱罗马人的奴役。
耶稣生平的神迹很多,但最主要的事迹是向人们传授天国的福音,耶稣为天国而来,也为天国而在。耶稣的门徒认为,耶稣在传道过程中,对人的体恤和关怀,正反映了神对人的态度,也为他的门徒做出榜样。
作为一位先知,耶稣对信众进行了许多教诲,包括——安贫乐道、谦冲自牧、返璞归真、求则得之、过勿惮改、舍生取义、知行合一、宽以待人、以德报怨、见不贤而内自省、为善不欲人知、己之所欲必施于人等崇高的道德教示。耶稣的许多训诲,实际上与中国先知孔子的教义相通。
耶稣也是反传统的。他反对已经沦为形式主义的古代犹太律法,抨击违背神意的传统犹太礼俗。耶稣的传教活动时间不长(三年多),地点主要在古代叙利亚的加利利海地区。迦百农是他主要的活动城市。
在约公元30年或33年时的逾越节前夕,耶稣由以色列耶利哥城前往耶路撒冷,受到信众的欢迎。基于各种宗教和世俗的原因,当时的犹太公会对耶稣非常憎恨。
“最后的晚餐”,与耶稣同坐的十二使徒。头上没有光环的是出卖耶稣的犹大。(Simon
Ushakov作于1685年)
耶稣和门徒在耶路撒冷郊外过逾越节,并在那里进行了最后的弥撒。耶稣当天已经预知有人出卖了他,在遣走出卖他的兄弟犹大后,他举行了纪念晚餐,并说出了其中的深远意义。后世许多基督教教堂举行的圣餐仪式即来源于此。
《最后的晚餐》: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
(达芬奇于1498年作于意大利米兰恩宠圣母多明我会院饭堂)
犹太教祭司收买了作为耶稣十二宗徒之一的犹大,以30个银币的价钱和他串通,以亲吻耶稣为暗号,把耶稣拘捕,并控以“自称为犹太人之新王”的罪名。耶稣被捕时,他的宗徒伯多禄(新教称为彼得)拘捕,拔剑削掉一个捕快的耳朵,耶稣责怪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
耶稣在此申明了暴力不能解决问题,彼得只好放下刀来,耶稣在救治那人之后,才被抓走。
但是,在不信教的众多犹太民众的欢呼下,耶稣被罗马帝国犹太行省行政长官彼拉多判处死刑,并随即押往各各他的刑场处死。
此外,在马太福音、马克福音、路加福音这三本福音书中都暗示了耶稣之死在尼散月第十四天之前。西方研究认为:“从犹太族的历法与天文计算得出的数据看,只有少数几个可能的日期,最后可以确定时间为公元33年4月3日。”]
耶稣死后,犹大因悔恨而上吊自杀。
[案:一般认为耶稣是被钉十字架而死的,但也有部分基督宗教教派和基督宗教教徒对此提出异议,如耶和华见证人就引证考古文献提出耶稣其实是被钉死在一根直立的木柱上,而非传统观念所认为的十字架上。有观点认为由此发生的基督教十字架崇拜实际是从异教流入的概念。
《圣经》说:耶稣藉着十字架在天与地之间,以自己的身体开通了一条又新又活的道路(希伯来书10:20),成为神与人、人与神之间的一架奇妙天梯,应验了雅各在伯特利梦中所见的天梯异象。又应验了耶稣的预言:“你们将要看见天开了,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约1:51)。雅各说:“这地方何等可畏,这不是别的,乃是神的殿,也是天的门。”(创世纪28:
17)那么十字架并非只是作为刑罚的象征,而具有特殊的宗教涵义。在密特拉教中,十字架是太阳神的象征。]
耶稣死后,罗马士兵再以命运之矛刺穿他的身体,使血水流出。
据《新约》中记载,耶稣死后被安葬于各各他附近的一个墓室中,但他于三天后复活。尔后他回到加利利与众门徒见面,向门徒显圣,叫他们摸他的手或肋旁以证明复活的他确实是依然有骨肉的实体(而非幽灵)。
在《约翰福音》(12:32)中,耶稣说:“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我既复活,就活到永永远远”(启1:18)
四十天后,信徒看到耶稣升天,坐到天父的“右边”。
[案:耶稣复活的那天,是旧犹太历的收获月(尼散月)十六日,这一天以色列人要献上最早的收成。因此有人觉得,耶稣在逾越节被钉上十字架,同时在这一天复活具有深远的意义,亦即意味着,耶稣即是逾越节的祭牲,又是最早的收成。尼散月是春分前后耶路撒冷第一个新月的第一天,耶稣的复活日是星期日,后被基督教定为“复活节”——是西方社会的重要节日之一。]
《新约圣经》中记载,自从耶稣从死里复活后,多次在门徒面前显现,让门徒坚定信心传讲他曾经传讲的信息。一些追随耶稣的犹太人发现,神不但要通过耶稣基督的献身来拯救归信的犹太人,而且要拯救信从耶稣的所有“国族、部族、语言”的人,使凡信他的人得享永生,于是宣告耶稣就是真正的弥赛亚,是基督,故称他为耶稣基督。
耶稣受死及复活的故事,使得基督教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即使罗马帝国严厉禁止,基督徒也不肯中止传教活动。基督教在犹太行省、叙利亚和小亚细亚地区的影响越来越大,也传播到意大利半岛。
罗马皇帝尼禄以疯狂迫害基督徒闻名。在耶稣死后的前3个世纪,基督徒受到犹太教派和罗马帝国政府的联合压制与迫害,许多基督徒死于监狱、斗兽场、十字架和火刑。但是,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下层社会还是得到越来越多的信众。
到公元4世纪时,罗马上层社会也有相当人数信仰基督教。而母亲是基督徒的君士坦丁一世则认为基督教可以拉拢帝国东部新征服地区的居民,缓和社会的宗教矛盾,遂宣布信仰基督教合法化。此后,基督教以更快的速度传遍罗马帝国全境。
[在早期基督教的传布中,使徒保罗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一般认为,他是罗马城教会的创立人,是第一位教宗(后来的教皇)。
保罗(约 公元3年 —— 约
公元67年人,天主教圣经译作保禄),原名扫罗(扫禄,拉丁语:Saulus),也被称为大数城的扫罗。天主教提到他时称圣保禄(Sanctus
Paulus),但基督新教则称他为使徒保罗。他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早期基督教传教士之一,第一代基督徒的领导者之一,被称为外邦的使徒。在诸多参与基督教信仰传播活动的使徒与传教士之中,保罗被认为是整个基督教历史上最重要的人之一,并且是史上最伟大的宗教领导者之一。《新约》的《圣经》诸书有一半是他所写。他在整个罗马帝国之中传播基督教福音。自三十几岁至五十几岁,他在小亚细亚建立了多个教会,在欧洲建立了至少三个,包括科林斯教会。他一生足迹遍至小亚细亚、希腊半岛、意大利各地,影响深远。]
耶稣并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他的事迹和教诲主要被记录在《福音书》中。关于福音书的作者,基督教徒相信他们是所述事件的目击证人,所著述都是他们所亲见亲历。
与以前人们理解的天国不同,耶稣传布的天国是地上的现世天国,它先出现在人们心里,也会从天上降临。当天国降临到地上时,悔改的人会享有祝福与永生,不悔改的则会被定罪。耶稣描述了很多天国的规则,以及人们解脱原罪走向天国的路径。
现存最古老的耶稣像,彩瓦画,绘于公元六世纪
基督教认为:耶稣是《旧约圣经》中所预言的救主。主耶稣是三位一体的上帝耶和华的第二位格:圣子,即道成肉身的上帝(罗1:3~4)
。
基督教认为:耶稣的受死、复活、升天、圣灵降临,是一件事的四个不同阶段的彰显,被称为“基督显灵事件”。若割裂开来的话,就不能正确、完整地理解福音,也不能正确反映圣子基督耶稣道成肉身以及回归圣灵的全部意义,有损对基督身份的完整理解,以及基督升天之后对信徒信心的坚韧与恒守。
以上所述是基督教所信仰的耶稣平生事迹。这些事迹作为宗教信仰不接受理性和科学的检证,是超越领域的意识形态。
基督教信仰在欧洲和西方世界经历2000年来一直根深蒂固。18世纪西方启蒙运动以后,法国唯物论和科学主义曾经一度在知识分子中十分流行。但19世纪以后西方主流国家都采用康德的二元论——把科学问题归诸科学,信仰问题归诸信仰。科学界包括学术界敬畏地讳言宗教与传统问题。因此对基督教和耶稣神性问题的质疑从来没有成为主流,基督教信仰至今依然深入人心。
但是,百年来被无神论以及科学迷信和政治意识形态所席卷的中国人,无知无畏,对神圣与宗教的超越性一无所知。
所以必须说明,笔者这一系列的西方历史批判,所针对的只是欺骗中国学界百年的伪史,而不是针对任何宗教。
如同我信仰东方的佛教,我以同样的虔敬之心敬畏西方的宗教,包括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要理解世界历史,必须研究和理解基督教。1919年反传统的激进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中国学界被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统治,一直无视研究宗教问题。所以中国人无法理解世界史,也无法理解作为精英秘密结盟的那些西方隐秘宗教及准宗教组织,如耶稣会、共济会、光明会。殊不知,所谓“普世价值”以及“世界帝国”的统治理念,就是从基督教起源的。
【附录】康熙皇帝的基督教诗
十(字)架颂:
功成十架血成溪,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列四衙半夜路,徒方三背两番鸡。
五千鞭鞑寸肤裂,六尺悬垂二盗齐。
惨恸八埃惊九品,七言一毕万灵啼。
注: “四衙”指耶稣被捕后历经四轮审讯。
“三背”指彼得在鸡叫二次以前三次不认主。
“九品”,九为阳数之最大数,皇帝称“九五之尊”;在此康熙指自己。
“七言”指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七句话,即著名的“十字架七言”。
由此可见康熙皇帝十分了解基督教,从这首御笔诗可见一斑。
康熙还有另一首流传下来的神学诗:
森森万象眼轮中,须职由来是化工。
体一何终而何始?位三非寂亦非空。
地堂久为初人闭,天路新凭圣子通。
除却异端无忌惮,真儒若个不钦崇?
首二句说明万象原由于神的造化大功可说是康熙对创造论的认识。接下来又指出真神原为万有之始终,而本身又是无始无终。下句论到三位一体学说,“体一何终而何始?位三非寂亦非空。”创下中国诗论神学的惊绝之句!第三联论人祖亚当的原罪以及圣子耶稣所开创的新路。最末联则试图沟通基督教与儒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