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慈光揭批基督教原教旨主义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198

[转载]大卫·洛伊:美国学者对新圣战的佛教反思

$
0
0

愤怒、狂暴、报复与同情、宽恕
———美国学者对新圣战的佛教反思

 

大卫·洛伊(David Loy) 

张源  编译

 

    9·11事件发生三天后,布什总统立即宣布美国要“为这个世界驱除邪恶”;此后他又轻率地将这场战争说成是“十字军东征”。就在布什总统宣布要为世界驱除邪恶的当天,《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学者的发言,称:“拉登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是机械的,黑白立判的,对于他来说,美国代表了试图统治伊斯兰世界的腐朽的邪恶的势力。”两相对照,我们会发现他们对善恶的理解何其相似乃尔!他们都是要通过圣战来对抗邪恶。他们都是用善恶二元论简单地看待世界。

 

    从佛教的立场看,这个世界苦的根源在于我们如何理解善与恶。布什与拉登看待世界的善恶二元论都有虚妄之处,这种黑白立判的思维方式会让世界带来更多的苦和更大的恶。佛教认为,恶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本身是没有自性的,它只是一系列暂时性的原因与条件缘生的产物。佛教通常并不强调“恶”这一概念,而更多地谈及恶的三个根源,即贪、瞋、痴三毒;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即我们知道自己真实的动机是什么吗?由于贪、瞋、痴,我们不但苦了自己,也苦了别人。

 

    佛教业报观念是指当我们的行为是在恶的驱使下做出的,这些行为所招致的后果就会落在我们自己身上。然而,佛教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是以暴治暴,也绝非以贪对贪,或以痴对痴。从佛教的立场来看,纽约和华盛顿3000多名遭受恐怖袭击的无辜遇难者的死与此后大量无辜阿富汗人的死,其中有什么正义可言。佛教的解决方式是斩断那恶性循环的链条,将贪变为慷慨,将瞋变为仁爱,将痴变为智慧。

 

    在9·11 事件的劫后余波中谈这些教义有什么意义呢?首先,我们不能仅仅关注恶的第二个根源———瞋,即直接针对美国的仇恨和暴力行为。事实上,恶的三个根源是交织在一起的;瞋不能与贪和痴分割开来:有些人对我们的瞋可能来自于他们的贪,但也可能是由于我们自己的贪。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尤其是在中东如此仇恨美国呢?我们美国人都做了些什么?我们是不是进一步激化了这种仇恨呢?伊斯兰教的原教旨主义虽然是一个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我们美国人常常认为美国是自由与正义的最热诚的保护者,但这显然不是中东众多穆斯林的看法,是他们对我们有误解,还是我们美国人对他们有误解,或者双方都产生了误解呢?美国对中东的外交政策有多少是出于我们对自由和民主的热爱,又有多少是基于我们的贪即对石油的需要呢?如果说最重要的首先是确保原油供应,所以我们为了得到那些油,竟然牺牲了对民主的考虑,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以石油为基础的国家经济就是9·11事件的起因之一呢?

 

    佛教的“痴”有特殊的含义。最主要的痴就是我们以为自己同所“在”的这个世界是分离的,从而我们与其他人也是分离的。只要我们感觉自己与其他人是分离的,我们就会操纵他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自然就会产生怨恨,这怨恨来自他人,因为他们不喜欢被别人利用,这怨恨也源于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难道对所有人而言不都是这样吗?当我们意识到“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我们的痴就会变成智慧。我们是相互依赖的,因为我们是彼此的一部分。这个世界不是诸多客体之集合,而是众多主体组成的共同体,是各个互动过程所编织的网。

 

    基督教常常要求教徒把罪人与罪区分开来,这同佛教徒的态度是很接近的。我不知道拉登和其他基地组织领导人有多么贪,但他们确实是瞋与痴占据整个大脑的极端例子。不过,从佛教的角度讲,他们仍有佛性,就是说他们仍然可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邪恶,并且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赎罪。事实上我们知道这种顿悟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拉登和其他大多数基地组织领导人现在很有可能都死掉了,然而他们遭受如此的命运,佛教徒反而感到悲哀,因为他们由于自身的贪与瞋而遭到了报应。

 

    仅仅依靠洞察力或智识还不能实现那种彼此依赖、相互负责的生活,当我们把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认识付诸实践的时候,这已经是爱了。这种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我们把它理解为一种存世的方式。佛经强调同情、宽宏与仁爱,它们是这种存世方式的不同方面,是一种深层的智慧,它知道怨恨和暴力是如何恶性循环起来的,还知道如何中止这种循环。2500年前释迦牟尼说:“‘他骂我,打我,打败了我,洗劫了我’,———心怀这些想法的人瞋念将不会休止。心中不作此想的人瞋念将会休止。在这个世界上,瞋念不会平息怨怒,而爱却会消除瞋念,这是古老的法则。”(《法句经》大意)。这也许是衡量一个宗教成熟与否的一个尺度,或者至少可以用来判断这个宗教还能与我们发生多久的关系,即这个宗教在多大程度上承认这种爱的法则,并促使这种法则发挥其变革的作用。考虑到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巨大的科技力量以及我们前所未有的毁灭对方的能力,我们就更需要这一真理了。

 

    佛教古老的法则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美国如果对恐怖袭击实施大规模的报复,显然只会导致新一代自杀性恐怖分子的产生,这些人正期待着在这场圣战中尽到自己的责任。

 

    在日本宫崎早夫(应为“宫崎骏”,原文翻译有误——博主注)制作的动画片《幽灵公主》里,它就避免了将善恶作简单的划分。在片中人们做坏事并不是因为他们本性就是恶的,而是出于人性的复杂,他们有时自私而贪婪,有时仅仅因为他们过于专注自己正在做的事,因而没有看到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其他后果。这些思想与佛教教义颇为接近。例如,佛弟子阿耆多向佛陀问道:“是什么令这个世界窒息?是什么使我们难以看清这个世界?是什么污染了这个世界,什么又是这个世界最大的威胁?”佛陀的回答是:“无知窒息了这个世界,肆意妄为与贪婪使我们看不清这个世界,世界被人们的欲望所污染,痛苦来自于我们源源不断的恐惧。”(《经集》大意)

 

    当前世界上无论是巴以冲突还是穆斯林与美国之间的新圣战,从佛教的立场看,其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更多人破除善恶二元划分的迷障?

 

    最后,我还要向大家讲述一个小故事,它既与基督教教理无关,也无涉于佛理,故事中所揭示的智慧并不为任何一种宗教传统所独擅:

 

    一位美国祖父在和孙子交流对9·11 惨剧的感想。

 

    祖父说:“我觉得我的内心有两只狼在搏斗,一只狼愤怒、狂暴、渴望报复,而另一只则充满了爱与同情,宁愿宽恕。”

 

    孙子问他:“那么,哪只狼会赢呢?”

 

    祖父回答:“我喂哪一只,哪一只就会赢。”

 

    转载于《世界宗教文化》2003年第2期,第20—21页。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19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