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阿彌陀佛關懷中心孤兒來菲國於佛教能仁中學表演歌舞感恩晚會
非洲阿彌陀佛關懷中心
岷里拉市訊:此次“熱烈歡迎阿彌陀佛關懷中心孤兒來菲國表演歌舞感恩晚會”活動,由觀音寺蓮華文教慈善中心主辦,由佛教能仁中學承辦,是菲國佛教界難得一次勝會。
該感恩晚會時間擬定於2013年6月29日,晚上7:00—至9:00. 阿彌陀佛關懷中心孤兒,他(她)們帶來很多精彩的節目,有少林武術、非洲歌舞、台灣歌仔戲、華語說唱等等,不一而足,精彩紛呈,看了絕不後悔,不看後悔一生。尤其是非洲孤兒們能說一口道地流利的華語,本地華校學生聽了會感到汗顏與羞愧,自嘆不如。我們歡迎廣大的佛教徒、法師清姑、商會僑領、社會賢達、華校學生、老師、家長、以及社會人士前來觀賞,共襄盛舉!
阿彌陀佛關懷中心孤兒表演團,近年來,他(她)們先后有到中國上海世博會、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家地區表演,深獲大眾好評,已享譽世界。
這次“阿彌陀佛關懷中心”孤兒來菲國於能仁中學表演歌舞感恩晚會,是馬來西亞滿緣法師先前來菲考察,牽線搭橋,与觀音寺住持恒繼法師商量,來菲演出事宜。恒繼法師一向從善如流,樂善不疲,成就善舉。感恩滿緣法師給菲國佛教機會,給菲國華人機會,給非洲孤兒一次感恩的機會!
阿彌陀佛關懷中心,是台灣慧禮法師1992年行化非洲,前往南非,歷經十年創建非洲第一座大乘佛教寺院-南華寺並擔任住持。在這期間,慧禮法師目睹非洲愛滋病蔓延、百萬孤兒四處流浪,病苦、貧窮、動亂、死亡徽诌@塊黑色大地。於是立下 「埋骨非洲 - 五世轉世為非洲人」的度眾悲願,開啟了以非洲五十三國為版圖,設定三百年的弘法進程。
於是,慧禮法師成立第一所佛教創辦的孤兒院-阿彌陀佛關懷中心。收養培育當地孤兒、提供技能培訓及病患醫療、致力社會教化、協助保存非洲本土文化等多元服務。希望孤兒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接受教育,學習一技之長,並接受道德禮教與佛陀智慧的薰習,使身、心、靈平衡成長。
馬拉威阿彌陀佛關懷中心係慧禮法師深入非洲的第一站,於2005年10月完成第一期工程,以認養孤兒2000名為目標。後續將有愛滋關懷中心、職業訓練所、佛學院等之建立。由孤兒裡篩選及培植佛門龍象,正是慧禮法師力稱非洲是未來僧伽蘊藏最大來源的體踐。如今認養孤兒有4000多位。孤兒們都稱呼慧禮法師為“和尚爸爸”。
眾所周知,非洲比較貧窮落後,行腳非洲須有一定的耐力及毅力,慧禮法師籌建南華寺乃至於「馬拉威阿彌陀佛關懷中心」,一般人均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唯慧禮法辦深信有佛法就有辦法,尤其在台灣主持的圓通人文關懷協會與普賢教育基金會,就是一個結合十方大眾之力的公益組織,目前已擔負起傳法非洲,續佛慧命的重要後勤角色。
非洲本是佛教沙漠,慧禮法師一步一腳印,弘法非洲已略具成效,與其大願相較,雖還有漫長之路,然以「非洲和尚」名之,實不為過也。
慧禮法師的慈悲心、願力和堅定信念,並且護持法師在非洲志業。目前正積極協助非洲募款籌建孤兒院及學校。這個關懷中心只是一個開始,這項工作正是師父所說:「給孤兒許下一個希望和未來,為孤兒創造更好的成長機會。」在那荒蕪貧瘠的土地上,給予這些小生命能夠繼續存活下去,這也是慧禮法師所說:「一枝草、一點露,天無絕人之路」。期望能在基本的照顧和教育下,培育出新一代的非洲人,讓非洲成為未來的人間淨土。
十幾年來,慧禮法師不顧自身安危,風塵僕僕往返非洲內陸各貧困國家,帶入醫療、物資、教育、佛法智慧,在各處為生命燃起光明和希望,並建立孤兒院與學校,收容且教養被遺棄的孤兒及愛滋兒童。
2004年,慧禮法師榮獲“全球熱愛生命獎章”,譽有「非洲佛法之父」及「佛教史懷哲」之稱。
慧禮法師說:「膚色儘管不同,但不能因人種不同而產生對立抗爭,生活在地球的人們,都應同享全人類共有的資產,不論是黑人、白人、黃種人,這些都是一生一世因緣業力的顯現,我們有可能轉世為白人,也有可能轉世為黑人」這正是慧禮法師一種無國界、不分膚色、大愛眾生的精神。他說:「出家人就是要盡形體的壽命、奉獻生命,眾生需要我的地方,我就去!若以一世之不能,願以五世作拼搏;以個人之不能,願藉眾緣共成就!」
2001年卸任南華寺住持,開始深入非洲,為續佛慧命再入蠻荒。行腳遍及馬拉威、坦尚尼亞、尚比亞、辛巴威、查德、奈及利亞、克麥隆、迦納、布吉納法索、剛果、塞內加爾、賴比瑞亞、史瓦濟蘭、賴索托等國,或為招收佛學院學生,或為慈悲救助,或為認養孤兒,足跡涵蓋東西南非。
讓“佛教本土化”係慧禮法師一貫主張,1994年排除萬難成立的非洲佛學院就是本土化的第一步。雖然與慧禮法師的理想還有一段差距,但迄今也栽培出近十位本土比丘,有的已回到自己國家開始弘法(如剛果的慧然法師,馬拉威的慧宏法師),有的則在佛光山的道場裡歷練,假以時日,這些非洲佛教的菩提種子,將會萌芽茁壯,落實本土化。
阿彌陀佛關懷中心,英語簡稱是ACC。ACC發展是世法與佛法的結合,東方與西方文化的融合,未來將以馬拉威ACC的模式和經驗,複製到非洲53個國家,寄望所培育的每一位院童,都能繼承非洲傳統文化,及佛法的生命智慧,成為具感恩心、慈悲心、智慧行和恪遵傳統道德禮教的新生代非洲人,使非洲這塊人間荒漠,早日形成綠洲。
兩千多年前,阿育王將佛法帶到阿富汗、伊朗、埃及等地,但因緣未俱,最後消失於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歲月流轉千年,阿彌陀佛關懷中心,栽培僧材,來承繼阿育王未盡的事業,是非常殊勝的使命與光榮。
將中國佛教傳法給非洲佛教,並非等閒,惟匯聚無數善因善緣與福德,才能造就。然而「法傳非洲,續佛慧命」絕非空話,或流於理想,而是具體落實廿年了。且ACC成立也已八年,雖然一路走得搖晃顛簸、風雨坎坷,步履卻始終堅定如一。
阿彌陀佛關懷中心,發展至今,深受大眾認同肯定、有目共睹的成果是來自於馬拉威、史瓦濟蘭、賴索托三國孤兒院,助養了逾四千多名孤兒,除了提供基本食宿與教育,也傳授孩子們佛法與中華文化,讓佛教的菩提種子、中華文化的精神文明,在非洲發光放熱。ACC期待培養出新一代的非洲人,為他們點燃慈悲、智慧、願力、感恩的心燈,就能從根本做起,啟動善循環,進而改變非洲貧窮、戰亂、蠻荒、疾病的苦難宿命。所以大家的關懷、愛心是最重要的力量,一定要累積不輟、持之以恆在非洲耕耘,才可能完成使命。
台灣來阿彌陀佛關懷中心慰問
孤兒們學習中文
美麗的非洲家園
台灣的爸爸媽媽來看望認養的阿彌陀佛關懷中心孤兒
慧禮帶孤兒參訪高雄縣縣長
美麗的非洲家園
女性院童
孤兒天真笑容
慧禮法師與孤兒們席地而坐
藝人與孤兒同樂
孤兒跪地感恩台灣認養他們的媽媽
孤兒天真的笑容
阿彌陀佛關懷中心
阿彌陀佛關懷中心
阿彌陀佛關懷中心
阿彌陀佛關懷中心
阿彌陀佛關懷中心
表演歌仔戲
慰問當地貧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