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名叫摩西的青蛙(寓言)
春天来了,池塘里的水草纷纷伸出浅绿色的芽芒,水面上一片融融的绿意。微风吹过,从粼粼的波纹里,隐约可以看到一条黑乎乎的东西在缓慢地游动着。
那是一群蝌蚪。自从它们不知怎么搞的从成千上万个卵变成一个个似乎具有自由意志的生命体以来,它们就这样成天家漫无目的地在水里游荡着。
给这些蝌蚪们领头的,是只很聪明、很有些想法的蝌蚪,因为蝌蚪们总能从它嘴里听到一些它们搞不明白的事,于是给它取了个绰号,叫“摩西”。比如,它们总会从“摩西”那里听到关于他们生命意义的话。比如,自己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还有“上帝”什么的。由于这些事超乎了蝌蚪们的想象,所以,每当“摩西”在谈到“上帝”时,蝌蚪们感到自己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所以常常围着它津津有味地听着。
关于“上帝”,这只名叫“摩西”的蝌蚪是这样说的:“它长着四条腿和白白的肚皮,住在一片有草的地方。它的周围全是些飞来飞去的小虫子,这些虫子活着都是为了荣耀它的名。它照着自己的模样创造的我们”。
“可我们没有四条腿呀”?一个小蝌蚪问了一句。
“那是因为我们亏欠了它的荣耀,因此我们的生命是不完整的。但我们最终要到它那里去,也就是到那片青草地去,那里是我们的天堂。这也是我们活着的意义所在”。蝌蚪“摩西”回答道。
就这样,蝌蚪们开始对那片叫做“天堂”的青草地充满了向往,并等待着去往一游的机会。
在这群蝌蚪中,有一只特别忧郁的蝌蚪,整日里若有所思的样子,它常常跟在队伍的最后头。对于蝌蚪“摩西”说的那些,它似乎不以为然。当别的蝌蚪问它对蝌蚪“摩西”所说的“天堂“怎么看时,它说:“你们看到了我们的世界上方常常晃过的用两条腿走路的巨大的影子吗?那是天神。他们的寿命和获得的自由程度是我们绝对难以想象的。可他们并不觉得活得比我们幸福,我就看见过他们有时候显得很悲伤的样子。我们要变成他们,过上他们的生活,不知将要经过多少辈子的修炼。可就算是变成了他们,过上了象他们那样强大、长寿而自由的生活,又会怎么样呢”?
由于这只蝌蚪所说的东西更加超乎蝌蚪们的想象,蝌蚪们便给它也起了个绰号:“释迦牟尼”。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天气也逐渐变得暖和起来,蝌蚪们的尾部,纷纷长出了两只脚。蝌蚪们因此更加相信蝌蚪“摩西”说的一切是真的,因为它们长得更象它们想象中的青蛙上帝了。而蝌蚪“释迦牟尼”则渐渐遭到蝌蚪们的冷落,因为它所说的有一种比上界的“天神”还要自由的生活令它们实在费解,它们渐渐认为蝌蚪“释迦牟尼”所说的那一套,不过是些“大而无当”的“谬悠之说”,一点也不能给它们带来安慰。
为了不过于遭到大家伙的敌视,蝌蚪“释迦牟尼”只好一变它往常的神秘主义作风,说,“天堂还是存在的,只要天天念叨它,到时候就会有个名叫‘阿弥陀佛’的青蛙来接引我们”。可这话一出口,它又觉得自己象是在忽悠大家,于心不安,于是又改口说:“这只是个比喻”。
蝌蚪“摩西”向来对蝌蚪“释迦牟尼”不跟着自己的指挥棒转极其不满,听了蝌蚪“释迦牟尼”的这番话后,不觉哈哈大笑,对蝌蚪们说:“瞧,我们的上帝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只有它那种‘撒旦’才首鼠两端,自我矛盾”。就这样,死心踏地地跟随“摩西”的蝌蚪越来越多,而相信“释迦牟尼”的蝌蚪越来越少。
又过了些日子,蝌蚪们的尾巴脱落了,它们长出了前肢,这让他们更加地确信自己和青蛙“上帝”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从此不再是蝌蚪了,他们已经完全地变成了青蛙。这时,青蛙“摩西”对它们发话了:
“同胞们,去往我们的上帝所应许的青草地的时候到了,池塘不再是我们的世界,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勇敢地走出去,走出埃及,就在今日”。
为了让大家鼓起勇气,青蛙“摩西”衔来了一片落叶,指着上面虬曲的虫洞说:“我们的上帝给我们立的规矩,全在这上面了”。
一场春雨过后,从池塘的水面到池塘岸上的近90度的混凝土斜坡上,布瞒了成千上万的小青蛙,黑压压地一片。它们奋勇地朝着上界攀登着,它们中许多青蛙不时从高处跌落下来,旋即又开始了艰难的攀爬。那场景,真是壮观极了。对于它们而言,只要度过这“西奈旷野”,美好的未来就象熟透的果子般就等着享用了。而此时我们的那位青蛙“释迦牟尼”在干吗呢?在池塘中,有一座被叫做“小须弥”的假山。在一块露出水面的山石上,青蛙“释迦牟尼”正用一双悲哀的眼神看着眼前的一切。因为它知道,在池塘的岸边,正好是一条公路。在公路上,不时有巨大的四轮之物呼啸而过。“埃及的外面,果真是上帝应许的天堂吗”?它自言自语地说。
在这波澜壮阔的“出埃及”的青蛙大军中,一些特别优秀、特别强壮的小青蛙终于首先登上了堤岸。“乌拉!”它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开阔地带,它们等不及听青蛙“摩西”的命令,便兴奋地投入到另一场穿越旷野的战斗中去。它们此时感到的是从未体验过的强大和自信。
“冲啊”!
······
日头高高地挂在天上,迅速地将地上的残余的雨水烘烤殆尽。公路上的行人和车辆随着日头的西斜渐渐地稀少了许多。在尚存着些许余温的柏油地面上,密密麻麻地散落着无数干瘪的小青蛙们的尸体,犹如无数个洒落在地上的小小的“大”字。忽然,不远处扬起了灰尘,一个清洁工正挥动着扫帚,把地面上这些不知道是些什么的东西,收集起来往垃圾车里装。这时,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一阵音乐,是莫扎特的《安魂曲》,听起来就象是天使在掩面哭泣。
在公路的另一边,青蛙“摩西”正停下来喘着粗气。它不敢回忆刚才穿越公路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它环顾了一下四周,好在仍然有一些追随者,这让它倍感欣慰。草丛就在眼前,它清了清嗓子,对大伙又开始发表起它的演讲来:
“······上帝是不会欺骗我们的。瞧!流奶与蜜之地,不就在眼前吗”?
“可我们死了那么多同胞,为什么”?一个小青蛙怯生生地发出了质疑的声音。
“你不配向上帝发问”!青蛙“摩西”火了,到此为止,它还从未受到过质疑。
一年很快就要过去了,青蛙“摩西”和它的追随者们在草丛中过着安适但十分平凡的生活。在这里,它们从来没有见到过他们曾经幻想过的“上帝”,不过,它们倒是时刻需要躲避着来自被它们视为“天神”的人类的伤害。然而,它们同时也对人类所过着的那种不可思议的生活艳羡不已。尽管,它们现在开始明白青蛙“释迦牟尼”曾经告诉它们的话:“人类也是不自由的”,可毕竟相对于它们那些死在半路的同胞而言,它们总算是拿到了“绿卡”。当然,青蛙们对“摩西”的崇拜是大不如从前了。青蛙们也再也不提什么“上帝”了,它们谈论得更多的是虫子,它们一个个从狂热的理想主义者彻底地变成了麻木的现实主义者。
又过了一年,青蛙“摩西”有些老了,腿脚也大不如从前了。一天,草丛的一头传来一阵刺耳的马达声,一个剪草工人推着剪草机朝这边走来,草丛世界里顿时笼罩着一层恐怖的气氛。这里的生物们各自仓皇地逃命。青蛙“摩西”正计划出逃,可是,剪草机已经到了跟前。
······
青蛙“摩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神啊,你为什么离弃我”?
剪草工人有些累了,坐下来歇气。他掏出了一本随身携带的基督教著作《蒂里希文集》,随意翻开一页,一行字映入了他的眼帘:“不被人恨的上帝,不是真正的上帝”。
春天来了,池塘里的水草纷纷伸出浅绿色的芽芒,水面上一片融融的绿意。微风吹过,从粼粼的波纹里,隐约可以看到一条黑乎乎的东西在缓慢地游动着。
那是一群蝌蚪。自从它们不知怎么搞的从成千上万个卵变成一个个似乎具有自由意志的生命体以来,它们就这样成天家漫无目的地在水里游荡着。
给这些蝌蚪们领头的,是只很聪明、很有些想法的蝌蚪,因为蝌蚪们总能从它嘴里听到一些它们搞不明白的事,于是给它取了个绰号,叫“摩西”。比如,它们总会从“摩西”那里听到关于他们生命意义的话。比如,自己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还有“上帝”什么的。由于这些事超乎了蝌蚪们的想象,所以,每当“摩西”在谈到“上帝”时,蝌蚪们感到自己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所以常常围着它津津有味地听着。
关于“上帝”,这只名叫“摩西”的蝌蚪是这样说的:“它长着四条腿和白白的肚皮,住在一片有草的地方。它的周围全是些飞来飞去的小虫子,这些虫子活着都是为了荣耀它的名。它照着自己的模样创造的我们”。
“可我们没有四条腿呀”?一个小蝌蚪问了一句。
“那是因为我们亏欠了它的荣耀,因此我们的生命是不完整的。但我们最终要到它那里去,也就是到那片青草地去,那里是我们的天堂。这也是我们活着的意义所在”。蝌蚪“摩西”回答道。
就这样,蝌蚪们开始对那片叫做“天堂”的青草地充满了向往,并等待着去往一游的机会。
在这群蝌蚪中,有一只特别忧郁的蝌蚪,整日里若有所思的样子,它常常跟在队伍的最后头。对于蝌蚪“摩西”说的那些,它似乎不以为然。当别的蝌蚪问它对蝌蚪“摩西”所说的“天堂“怎么看时,它说:“你们看到了我们的世界上方常常晃过的用两条腿走路的巨大的影子吗?那是天神。他们的寿命和获得的自由程度是我们绝对难以想象的。可他们并不觉得活得比我们幸福,我就看见过他们有时候显得很悲伤的样子。我们要变成他们,过上他们的生活,不知将要经过多少辈子的修炼。可就算是变成了他们,过上了象他们那样强大、长寿而自由的生活,又会怎么样呢”?
由于这只蝌蚪所说的东西更加超乎蝌蚪们的想象,蝌蚪们便给它也起了个绰号:“释迦牟尼”。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天气也逐渐变得暖和起来,蝌蚪们的尾部,纷纷长出了两只脚。蝌蚪们因此更加相信蝌蚪“摩西”说的一切是真的,因为它们长得更象它们想象中的青蛙上帝了。而蝌蚪“释迦牟尼”则渐渐遭到蝌蚪们的冷落,因为它所说的有一种比上界的“天神”还要自由的生活令它们实在费解,它们渐渐认为蝌蚪“释迦牟尼”所说的那一套,不过是些“大而无当”的“谬悠之说”,一点也不能给它们带来安慰。
为了不过于遭到大家伙的敌视,蝌蚪“释迦牟尼”只好一变它往常的神秘主义作风,说,“天堂还是存在的,只要天天念叨它,到时候就会有个名叫‘阿弥陀佛’的青蛙来接引我们”。可这话一出口,它又觉得自己象是在忽悠大家,于心不安,于是又改口说:“这只是个比喻”。
蝌蚪“摩西”向来对蝌蚪“释迦牟尼”不跟着自己的指挥棒转极其不满,听了蝌蚪“释迦牟尼”的这番话后,不觉哈哈大笑,对蝌蚪们说:“瞧,我们的上帝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只有它那种‘撒旦’才首鼠两端,自我矛盾”。就这样,死心踏地地跟随“摩西”的蝌蚪越来越多,而相信“释迦牟尼”的蝌蚪越来越少。
又过了些日子,蝌蚪们的尾巴脱落了,它们长出了前肢,这让他们更加地确信自己和青蛙“上帝”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从此不再是蝌蚪了,他们已经完全地变成了青蛙。这时,青蛙“摩西”对它们发话了:
“同胞们,去往我们的上帝所应许的青草地的时候到了,池塘不再是我们的世界,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勇敢地走出去,走出埃及,就在今日”。
为了让大家鼓起勇气,青蛙“摩西”衔来了一片落叶,指着上面虬曲的虫洞说:“我们的上帝给我们立的规矩,全在这上面了”。
一场春雨过后,从池塘的水面到池塘岸上的近90度的混凝土斜坡上,布瞒了成千上万的小青蛙,黑压压地一片。它们奋勇地朝着上界攀登着,它们中许多青蛙不时从高处跌落下来,旋即又开始了艰难的攀爬。那场景,真是壮观极了。对于它们而言,只要度过这“西奈旷野”,美好的未来就象熟透的果子般就等着享用了。而此时我们的那位青蛙“释迦牟尼”在干吗呢?在池塘中,有一座被叫做“小须弥”的假山。在一块露出水面的山石上,青蛙“释迦牟尼”正用一双悲哀的眼神看着眼前的一切。因为它知道,在池塘的岸边,正好是一条公路。在公路上,不时有巨大的四轮之物呼啸而过。“埃及的外面,果真是上帝应许的天堂吗”?它自言自语地说。
在这波澜壮阔的“出埃及”的青蛙大军中,一些特别优秀、特别强壮的小青蛙终于首先登上了堤岸。“乌拉!”它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开阔地带,它们等不及听青蛙“摩西”的命令,便兴奋地投入到另一场穿越旷野的战斗中去。它们此时感到的是从未体验过的强大和自信。
“冲啊”!
······
日头高高地挂在天上,迅速地将地上的残余的雨水烘烤殆尽。公路上的行人和车辆随着日头的西斜渐渐地稀少了许多。在尚存着些许余温的柏油地面上,密密麻麻地散落着无数干瘪的小青蛙们的尸体,犹如无数个洒落在地上的小小的“大”字。忽然,不远处扬起了灰尘,一个清洁工正挥动着扫帚,把地面上这些不知道是些什么的东西,收集起来往垃圾车里装。这时,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一阵音乐,是莫扎特的《安魂曲》,听起来就象是天使在掩面哭泣。
在公路的另一边,青蛙“摩西”正停下来喘着粗气。它不敢回忆刚才穿越公路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它环顾了一下四周,好在仍然有一些追随者,这让它倍感欣慰。草丛就在眼前,它清了清嗓子,对大伙又开始发表起它的演讲来:
“······上帝是不会欺骗我们的。瞧!流奶与蜜之地,不就在眼前吗”?
“可我们死了那么多同胞,为什么”?一个小青蛙怯生生地发出了质疑的声音。
“你不配向上帝发问”!青蛙“摩西”火了,到此为止,它还从未受到过质疑。
一年很快就要过去了,青蛙“摩西”和它的追随者们在草丛中过着安适但十分平凡的生活。在这里,它们从来没有见到过他们曾经幻想过的“上帝”,不过,它们倒是时刻需要躲避着来自被它们视为“天神”的人类的伤害。然而,它们同时也对人类所过着的那种不可思议的生活艳羡不已。尽管,它们现在开始明白青蛙“释迦牟尼”曾经告诉它们的话:“人类也是不自由的”,可毕竟相对于它们那些死在半路的同胞而言,它们总算是拿到了“绿卡”。当然,青蛙们对“摩西”的崇拜是大不如从前了。青蛙们也再也不提什么“上帝”了,它们谈论得更多的是虫子,它们一个个从狂热的理想主义者彻底地变成了麻木的现实主义者。
又过了一年,青蛙“摩西”有些老了,腿脚也大不如从前了。一天,草丛的一头传来一阵刺耳的马达声,一个剪草工人推着剪草机朝这边走来,草丛世界里顿时笼罩着一层恐怖的气氛。这里的生物们各自仓皇地逃命。青蛙“摩西”正计划出逃,可是,剪草机已经到了跟前。
······
青蛙“摩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神啊,你为什么离弃我”?
剪草工人有些累了,坐下来歇气。他掏出了一本随身携带的基督教著作《蒂里希文集》,随意翻开一页,一行字映入了他的眼帘:“不被人恨的上帝,不是真正的上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