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慈光揭批基督教原教旨主义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198

[转载]中国传统教育理念远高于西方

$
0
0

 

很多异教徒都说:是教会带来了现代教育,才使得中国人摆脱了文盲。笔者嗤之以鼻,在此对于中国和西方的教育做一个简单的对比,看看教育到底哪家强。

西方人的教育思路,认为一个人比另外一个人优秀的特征是知识渊博,也就是储存的知识量多。西方人把人体当做一台存储器。从小学开始到中学、大学,一直储存知识,学校就好比一家工厂,学生就好比由原材料加工成的制成品。这个学习的过程大约16年(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4年),如果一个孩子7岁开始读书,23岁步入社会工作。当然还有知识的举一反三过程,那就是研究生,博士后毕业,一般大半生就过去了。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这么多的知识,学生们出现偏科现象,高中就出现了文理分科,大学就分门别类出现了若干个专业,隔行如隔山。毕业会出现一个问题:学的专业和工作不对口,那四年学业就付诸东流了,工作才是真正的学习;或者学的专业毕业后升级换代了,比如零售业被电子商务取代了;还有更糟糕的事,毕业从事对口专业很多年,人到中年,这个专业不需要了,人也就被社会淘汰了。

中国人的教育思路不是标准化,也不是单纯传授知识。中国传统教育是教人读圣贤书,把一本书读通开悟,人的智慧就打开了。原理也不难理解,比如学《论语》,孔夫子的头脑处于高频率,读孔子的书,就是吧个人低频的思维融入高频的环境中,逐渐被高频带起来,智慧就打开了。智慧打开后,对于各种未学过的事物,要不一看就会,一听就懂,这就好比是一部打开无线WI-FI的手机,不需要储存知识,一切知识顺手拈来,存储器再大,毕竟是有限的,与外界互联互通,信息是无限的。通过读一部圣贤书开悟,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就会超级强大,并且学习的成材时间也不必太长。当年张居正第一次参加乡试是14岁,也就是说这个孩子天资聪明,加上读书开悟的早,14岁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用现在的表达方式,十几岁就可以步入社会,远远比西方人专门读书的时间要短。中国人是个性化教育,谁学习有成,谁就可以先出师。再有,中国人的学问万变不离其宗,从政的道理和行医的道理相通,也和种地的道理,做饭的道理相通,所以在中国传统教育下,隔行的困难是远远小于西方教育的。

通过简单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教育理念是要远远超过西方人的教育理念的。所以恢复传统教育刻不容缓。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19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