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按:这是发表于上世纪80年代介绍国外易学研究的文章。《易》为儒家五经之一,此类文章理应归入本博“域外儒学”分类,但该分类之下文章过多,且《易》也为道藏所录,与老、庄并称“三玄”。故本博将其归入“海外道学”,以后同类论文、文章一并如此处理,不再一一说明。
易经与科学管理
——国外易学研究简介
丁善懿
(编者按:作者一九八六年曾访问美、加等国,考察了易经这一中国古老著作近年来在国外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本文介绍了国外易经研究和科学管理的关系。)
易经是一部研究变易原则的书,学会易经不仅可以减少失误,而且能够增进管理的效果。由创新管理逐步演变为目标管理,由人事管理而到现阶段最被重视和最实用的和气管理(又称经权管理),都是与管理哲学的发展密切联系的。易经也是一部讲管理哲学的书。易经第七卦和第三十七卦均提到管理是由管人、理人到安人,形成生生不息的管理正道。安人可以引发职工有效的自觉,能使他们专心、放心、安心和真心实意地为组织服务。从管理是设立并维护一个企业内的部环境这一意义而言,学易能使在这个环境工作的个人有效地发挥集体合作的功能以达成共同的目标。
现代管理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结合在一起时,为了完成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单独完成的工作所展开的活动。促成有效分工与协作,促成资源的有效结合和使用,都需要进行管理;而且管理本身也是一种资源,是介于其他物质资源之间的一种实务。科学管理贵在实践,从实际施行去体会,去调整和配合,去了解复杂事物的变易。实践要以知识为基础,易经是掌握基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易经包括象、数、理、气四要素,由此可知易经的博大深广和包罗万象了。从国外易学研究的情况来看,他们着重从十个方面谈到易经与科学管理的关系。
1.太极——太极宇宙是一元的两面,以整体言即大地,以个体言即阴阳;其他真伪、善恶、有无、奇偶、虚实、爱恨,均是一元派生的两面。宇宙是太极,国家、企业乃至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太极。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相处,产生既相对又互补的运动观,一物之进必是另一物之退才能产生均衡中和,管理者只有认清太极原理,才能在管理下属和处理事务过程中,自觉运用太极圈中阴和阳的容忍和进退现象,不能以达到最大利润作为经营管理的唯一准则,而忽视人类本能的自尊感和价值观。而是承认任何人都是一个太极,他本身是融和的,待人要因人而异,始终维持其自尊,使组织充满和气,太极完整,生生不息,繁荣昌盛。所谓和气生财就是这个道理。
2.两仪——汉字的“中”是从太极演变而来。易有太极,乃生阴阳两仪,阴阳的观念可用于很多事务,管理也不例外。在管理学中有以人事或以生产为中心的管理,也有以放任或以骑墙为中心的管理。时至今日,最有效、最符合易理的管理方式,莫过于管理者(设为阳)与被管理者(设为阴)共同参与的中道管理。这种管理概念,西方叫做品质管理圈,也有称为中庸管理,是现代最实用、最有效的管理法。日本企业界大都采用这种方式,所谓“拿中间而照顾两端”;上中下一团和气,者板放心,经理称心,劳动者热心。品管圈可定义为现场人员自动自发地参加品质管制活动。凡工作性质相似的作业人员组成小组,定期集会参与讨论,并同心协力以创新思想热心鉴定、分析和解决有关产品品质及其他现场的问题。这种品管圈是采用易经“致中和”原理,符合八卦中乾卦的“安人”概念。
3.三才——天、地、人合成三才,天人合一构成哲学思想。天地合一构成科学思想,天地人合一形成哲学与科学以外的数学思想。管理科学的思想基础属于“三才”范畴,强调善用四M资源;尤其是劳务或人力资源的运用。生产资源包括机械设备、原材料、制造方法和人力劳务四项,因各自的英文字母首字为M,故称四M资源。操作者负责前三项,管理者还要加一项,即管人理人安人。不仅如此,还要在上司、同僚和下属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易经第十卦启发管理者要心物一体,善用人才;亲君子而远小人,使企业内部上下同心协力,彼此有充分沟通方有吉亨之象。管理就是领导,要职工做你要他做的事,而且能按时乐意去完成。怎样才能做到这样呢?这就需要领导者(或称管理者)了解管理上三件既分不开而作用又不相同的要素:即需要、目标和行为。企业通常有三种需要,这就是①满足生产的需要,②满足个人的需要,③满足组织的需要。若要职工有好的表现,有高生产率的行为,单靠拟订目标是不够的,应该有效地从满足三种需要着手。要克己安人,知人善任。就是要有行为的作用。
易经有三义:不易、变易和简易,把三义用在产品制造方面就是科学的管理。大凡某种受群众欢迎的产品,通常都具有六个条件,即:①安全可靠,②性能先进,③外观漂亮大方,④舒适,⑥经济,⑥耐用。这是不易的原则。产品力争上游,变化革新,精益求精,这是变易的措施。至于产品的宣传,要介绍使用和操作的简单方便,才能有效推广,这是简易之义。前面提到的经权管理,也出自三义。易是永生,是生生不已的;“经”就是管理之道,是管理的终极目标,是指导管理活动的法则和政策;是不易的常道(包括变易中的不变部分或原则)。“权”是变易部分,就是变化,变通;变易是特殊的的通变。掌握经权之道,便能应付有所变和有所不变的部分,管理上必能达到“致中和”的境地而使企业兴旺发达。
4.四象——易经的阴阳符号分别为——与——,配合起来有四种变化,即老阳、少阴、少阳、老阴,称为四象。也与管理有关。
管理者的职责范围总的来说有两方面:①建立良好人际沟通关系。②设法安人及解决不能避免发生的问题。要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在于四点:即第一,让每个职工知道他本人的工作应如何进展;第二,该表扬的应及时表扬;第三,预先告诉职工各种影响他们自身改变的因素;第四,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每个职工的专长。管理者为能掌握这四个基础,便能活用待人与用人的原则。此原则可以安人和避免问题发生。但当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发生时,要采取慎重而果断的解决行动。所以,可以归纳成管理者必须具有的“二知四巧”素质,即工作上和职责上的知识;领导、教导、方法和安全的技巧。
易经第二十卦启发我们在解决任何问题之初要观察审度(中医看病时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也是由此卦引伸出来的)。当管理者面对问题时,要先定下解决问题的目标,这便是“经”。然后考虑时空四时的四象环境来用“权”,以求通权达变。还要考虑四点,即把握权不离经,考虑内外环境的变易,惟时适变和因时制宜。在解决问题时也要注意四点即搜索事实,审度与决定,采取行动与考察结果。就是说凡事都要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
管理者的领导方式也可归纳成四个字:安和乐利。所谓“安”是要使大家安心于事,一切有安全保障感。“和”就是致和,使人际关系达到和谐之境。“乐”是大家喜气洋洋,皆大欢喜。“利”透过理性的观念,合情合理的追求利润。
易经六十四卦离不开位、时、中、应的基本观念,给人们提示了宝贵的管理价值。“位”指空间的变化,没有固定法则,管理者要考虑职工的基本需要不同,目标不同,如何把复杂的群众团结起来。“时”指等待时机,不失时机的乘时以赴(因空间的变化可用人力来变通,而时间的变化有时难以挽救)。“中”指居中,待人接物处事均要以诚,诚心对人,有时虽失时空,仍不愧为堂堂正正的管理者。“应”指感应,双手合拍才能传声,宇宙间阴阳缺一不可,只有互相以诚,才能双方感应,而后可万物化生,百业兴旺。
5.五行——宇宙间万物的活动,均有其基本功态,它可用易经的金木水火土加以说明。管理动态必须具有五种职能,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经权管理特别注重个人的教育水平和修养发展。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训练的职能属于“权”,是易经的变易部分,但运用时不可离经叛道,胡乱求新求变是会危害企业生存的。要强调协调管理。奥妙的五数在易经中是始于一,分为二,通于三,由三再分阴阳而成五,五数的应用很广;管理学也不例外。管理幅度原则的控制以五人为最适宜,五人小组的互助活力最高是社会学公认的,也是最能充满活力的灵效小组,日本和西方企业的生产基本单元大都用五人数。
6.六爻——六爻的时位,按一、二在下居地位;三、四居人位;五以上居天位。六爻卦气的发展是由内而外,由下而上,由左而右的。日本的管理符合由下而上的六爻管理。一切数据、决策、信息,沟通……是由下而上,由内而外,从基层反映到上层。美国一般高级管理者的兴趣仅是生产、销售和商品的消费;重视资源的使用,不断追求有形财富的积累。因此高级管理当局要下属自由发挥去管人、理人而不制订条条框框,只要能达到目标,就可获得合理待遇;但如达不到目标,就会毫不容情地解雇,是一种非常现实的经济管理制度。东南亚国家的管理,受易经天大、地大、人也大的传统精神影响,企业内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一视同仁,希望大家都成为自觉自愿的、不违规矩的伦理人,主动关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高层、中层、基层各居天人地爻位,中层管理者是第一线管理人,地位十分重要,故在选拔、培植和派任上对企业的兴旺关系极大。
7.七政——西方易学家把易理归纳成七种实用原理:
1)变易是顺应自然的变动。
2)一切动态均周而复始,不因自然变化而有所改变。
3)万物都在变,但六爻的地位和关系是变易中的不变部分。
4)变易的常规是人性被信任的基本准则。
5)变动是顺序渐进,有条不紊的。
6)变易有其一定的轨道或常规。
7)变易要顺乎夫理,郎顺水行舟,切切不可逆天理而行事。
七数带有周期的意念,每周有七天,地球有七大洲,太阳有七色,动物受胎的孕育期均为七的倍数等。以上都可供管理者参考。
8.八卦——伏羲氏创制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卦,代表初期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殷商末期,周文王把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系有卦名并提示全卦意义的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为显示每个卦爻的意义而作十注,以解释和推论来发扬易道,从此由神道引至人道,使儒家思想和自然现象的天道结合。没有孔子的书评,后人是很难了解易经的深奥含义的。易经上下经共六十四卦,包罗万象,其各卦的象数理气变化更是错综复杂,可以给管理者提供宝贵的原理和实践;其中有代表易经思想的,有农业卦、旅行卦、战争卦、婚姻卦……等。
这些启发性的卦例是能供管理者参考的。举乾卦为例,该卦特别强调管理者需要经过有计划的培养、锻炼和发展,方可登上高位;但若凭高位而刚愎自用,专断独行,不按天同德与人同情行事,便会脱离群众导致失败。又如十一卦、四十九卦和三十八卦均教导管理者要劳、资,上、下,阴、阳相交,发生冲突时应各自退守和平相处和求大同存小异,千万不能激化矛盾;领导者要尽量克己安人,先教育、指引,再规劝,不到万不得已时,不采取纪律行动。西方管理工作的“四E”安全法与泰、革、睽三卦的意义是吻合的。当工地常发生意外时,首先应调查研究,弄清真相,然后给事故当事人以训练和教育,同时拟定安全规章,明文规定遵守,最后还要经常提醒,激发大家遵守安全规章的自觉性和热情。
9.九宫——现代象征文化的图书二字来源于古老的河图、洛书。洛书乃龟背上花纹,相传伏羲氏是见到河图洛书之后而制成先天八卦的。洛书上有九宫宫位,堪为易理堪舆学之鼻祖。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传统与办公楼、工厂、住宅有密切关系。堪舆学对厂址场地的选择布置,尤其是对动力的经济性有参考价值。管理者对职工积极性的激励有两方面,一是工作本身,二是工作环境。人的积极性发挥是企业的精神动力;人的动力可以左右其他能源动力的经济性。人体中约有5.9公斤血液,血液内含有各种不同物质,其中铁质最多。由于北极的磁场对人血有影响,所以堪舆学能帮助管理者懂得某些方位对劳动者能产生喜爱与忌讳。网状的地下水暗流,在纵横交流处有地气上升,可冲出地面对人体有不利反应(但对猫和蚂蚁有利)。故用九宫方位选择工作环境能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不能笼统地认为这是风水先生的迷信。
10.合十象——上节提到的河图是在黄河发现的天球仪模型龙图上的数字几何图形的简称。河图的数字到十为止,却包括无穷无尽的数字。零数以下是负数,零数以上是正数,从无生有,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之内涵有奇偶阴阳,五是生数之终,合两五而成十全。
转载于《学术界》1987年第1期,第87—90页。

